坐在遠程操控座艙里像玩網絡游戲一樣采礦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在四川攀枝花朱蘭鐵礦,工人何師傅告訴記者:“很輕松。5G采礦,坐在辦公室里就把礦采了,這個工作環境比去礦山安全很多,家人也很放心。”
建設智慧礦山是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數智化”轉型的舉措之一,近五年該公司投入14.7億元用于科研創新。“我們始終牢記‘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用好國家稅費優惠等政策的支持,加快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該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蔣巧林說。
因礦而興,以花得名,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這里蘊藏著探明儲量世界第一的鈦、全國第一的釩、全國第二的稀土資源,以及鉻、鈷、鎳、鎵等稀貴金屬。
先有攀鋼(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后有攀枝花。攀枝花是一座隨三線建設而興起的工業城市。攀鋼是我國特大型釩鈦鋼鐵企業,作為攀枝花的標志性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產業轉型,在稅費優惠政策等的支持下,推動攀枝花工業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為當地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稅惠助力打造“中國釩鈦之都”
2023年,攀枝花釩鈦產業實現產值521億元,鋼鐵產業實現產值432億元,釩鈦產業產值首次超過鋼鐵產業。“中國釩鈦之都”由“資源之名”成為“產業之實”。
記者在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釩鈦化工技術研究所見到了攀鋼研究院特級研究員、海綿鈦項目團隊經理李開華。
今年初,李開華帶隊研發的“航空航天用高品質超軟海綿鈦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技術打破我國航空領域關鍵鈦金屬材料依靠進口的被動局面,實現了我國本土鈦資源高質化利用和航空領域用關鍵鈦金屬材料進口替代。“這個項目歷時7年完成,這7年也是我深深感受稅費優惠政策對科研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的過程。”李開華感慨道。
“2023年,攀鋼研究院科研投入4.89億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西部大開發及高新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惠政策帶給我們的獲得感非常強。”攀鋼研究院財務部部長唐仕友介紹,攀鋼研究院近五年科研投入年均增長18.0%,享受稅費優惠政策金額年均增長19.6%。
李開華是第十三屆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曾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中國發明展“金獎”5項。在科研方面拿獎“拿到手軟”的李開華補充了對稅費政策的感受,他說:“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際組織對科技人員頒發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稅惠政策為有志于科技創新的企業和個人都提供了很好的激勵。”
截至目前,僅攀鋼研究院釩鈦化工技術研究所就累計獲得國內授權專利573件,海外發明授權專利12件。得益于技術革新,攀枝花市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率分別由2013年的37%、22%提升至現在的50%、35%。
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重要的產釩企業,也是全球主要釩制品供應商。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新項目越來越多,涉稅業務也變得更加復雜,稅務部門與公司簽訂《稅收遵從合作協議》,稅務干部定期上門宣講稅收政策、了解企業訴求,對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的涉稅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和積極引導,不僅幫助公司及時享受稅費優惠政策,還幫助公司有效規避了潛在的涉稅風險。
5G賦能建設智慧礦山
在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朱蘭鐵礦分公司智慧管控中心,遠程操控座艙一字排開,工人在距離礦山3公里外的操作設備上,監控著遠程自動裝車、運輸、卸料工作,從裝備的精準定位到數據的采集處理,通過5G專網傳輸,都快速清晰地呈現在屏幕上。
朱蘭鐵礦是攀鋼的“鋼鐵糧倉”,經過50余年的開采,露天采場空間收窄,高陡邊坡安全管控難度加大。“5G遠程采礦的運用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也大幅提高了安全生產水平。”朱蘭鐵礦分公司高級工程師何義華介紹,攀鋼與中國移動、華為公司等以朱蘭鐵礦為實際運用場景,率先開展露天礦5G遠程穿孔、采掘、運輸智能化技術研究。2022年底,一期5G遠程采礦工程驗收并投入生產,實現了采場穿孔遠程自主作業、鏟裝遠程操控混裝作業、礦卡運輸自動駕駛混跑作業及礦卡與電鏟遠程協同作業。二期工程力爭今年底改造完成,預計生產效率提高2倍。
“隨著5G商用賦能千行百業戰略的推進,智慧礦山將成為礦山發展的必由之路。”朱蘭鐵礦分公司財務經理羅純告訴記者,轉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是實打實的,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這一項,朱蘭鐵礦5G項目自立項以來就享受扣除金額810萬元。
2023年,攀鋼集團礦業公司鐵精礦產量同比增產3.67萬噸,鈦精礦產量同比增產25.4萬噸,鈦精礦產量穩居全國首位,鐵、鈦精礦產量再創新高,盈利能力持續增強,連續8年位居中國冶金礦山企業50強榜單前列。
技術革新鍛造中國鋼鐵“新名片”
日前,攀鋼研發的《一種優化鋼軌焊接接頭顯微組織的方法》發明專利獲美國授權。目前,攀鋼在鋼軌領域獲得的國外授權發明專利已超過50項。
研發與生產并重,攀鋼鋼軌年產能可達100多萬噸,鋼軌產品遍布國內重要工程,并遠銷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去年10月,中國和印尼兩國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正式通車,目前累計開行旅客列車突破1萬列。這條高鐵所用鋼軌均產自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軌梁廠。
“2024年上半年,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享受稅費減免3.05億元,為我們加快技術創新提供了關鍵性支持。”該公司財務負責人介紹,“公司將繼續借助財稅等政策的支持,在研發新產品、降低采購成本和工序加工成本等重點工作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高效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國家稅務總局攀枝花市稅務局還通過“稅電指數”對企業經營狀況展開智能分析,主動問需。
“‘稅電指數’是將企業稅收銷售發票數據和用電數據結合起來,經過模型測算得出的指標,可以作為識別行業風險、研判經濟形勢的晴雨表。”該局干部介紹,去年,他們監測到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稅電指數”出現波動,立即上門了解相關情況。原來,當時鋼鐵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原燃料價格處于高位,企業面臨經營及資金回籠壓力持續加大的問題。稅務部門通過“綠色通道”為其快速落實符合條件的稅費優惠政策,幫助緩解資金問題。據介紹,攀枝花市稅務局還將測算出的“稅電指數”與統計、發改等部門共享,形成專題分析報告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據統計,2023年攀枝花市規上工業企業共510戶,實現營業收入2099.3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12億元。攀枝花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潘宇表示,該局將持續增強稅費征管服務效能,落實落細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以更優服務、更實舉措推動釩鈦優勢產業高端化、鋼鐵傳統產業新型化,加速推進“智改數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