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會,要求確保2024年度鐵路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據悉,今年年初,國鐵集團明確指出要全面完成國家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1000公里以上。然而,從年初新開工及儲備開工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進展來看,上半年目標達成情況并不理想。
開工難?國家出手推進
2024年,擬新開工的干線鐵路項目中,僅少數項目獲得了可研批復,而像長贛高鐵這樣的重點項目,仍因環評等問題陷入僵局。此外,多個結轉至2024年的項目,如銅吉、湛海、合湛等高鐵項目,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特別是湛海高鐵,由于涉及跨海輪渡方案深化和碼頭改造等復雜問題,預計年內開工難度較大。

此次會議,關系到今年全國鐵路建設目標能否完成和下半年多個鐵路項目能否按期開工。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國家林草局森林資源管理司等單位均參加了會議,涉及到鐵路項目的環評審查和使用林地許可等前期工作,或將有助于加快長贛、合湛高鐵等多個項目遇到的環評批復問題。
另外,會議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和更加有力的推進措施。一方面,要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項目進展;另一方面,要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審批效率,確保項目能夠按時開工。同時,對于儲備開工項目,也要提前謀劃,做好前期工作,為項目后續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高鐵建設將進入低谷期
《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2035年全國鐵路總里程要達到20萬公里,其中高鐵7萬公里。

從在建項目規模來看,高鐵的占比接近八成,高鐵建設目標較易達成,因此高鐵項目前期工作緩慢也易理解,預計再過三四年,高鐵建設將進入低谷期;
而普速鐵路的在建規模很小,近年來新建的長大干線項目并不多。目前的重點依然是既有線的提速改造和擴能改造,如青藏鐵路格拉段電氣化、北寶成鐵路的復線改造等,解決西部鐵路“留白”太多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對于中西部地區規劃已久的中長期項目來說,如新藏、滇藏、成都至格爾木、西寧至玉樹至昌都、安康至恩施至張家界、黔江至遵義至昭通、云桂沿邊鐵路等,未來5至10年內或許是一個好的開工契機。這些項目不開工的話,鐵路遠景目標將難以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