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漢中市生態環境局制定印發《漢中市尾礦庫環境監管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常態化開展環境隱患排查等8個方面,進一步健全尾礦庫環境監管體系,落實污染防治要求和風險防控措施,全面提升尾礦庫精準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該《方案》指出,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整治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相關縣區要牢固樹立“隱患險于事故、防范勝過救災”的理念,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堅持底線思維,加強組織領導,夯實環境監管責任,確保尾礦庫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順利開展。要加強對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引導轄區尾礦庫主管部門及運營、管理單位提高認識,積極做好尾礦庫環境監管清單調整工作,做到轄區內尾礦庫“底數清、情況明、管到位”。
《方案》中明確要求,對一級、二級尾礦庫每年現場執法檢查不少于三次,其中汛期之前開展一次,汛期及汛期以后各開展一次;對三級環境監管尾礦庫每年不少于兩次現場檢查,重大活動等時段可根據需要開展檢查;對排放尾礦水的,尾礦庫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在排放期間,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水污染物排放監測,排放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還應當每季度對受納水體等周邊環境至少開展一次監測。運行期間,企業應對地下水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自行監測,每兩次監測間隔不少于一個月,封場后(長期停產的參照執行),地下水監測系統應正常運行,監測頻次至少每半年一次。
《方案》還強調,要堅持預防為主、污染擔責的原則,健全尾礦庫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機制,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和隱患治理體系,強化日常監督執法,確保尾礦庫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要夯實尾礦庫運營、管理單位環境污染防治責任,督促尾礦庫運營、管理單位按照“一庫一檔一策”要求,落實企業環境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尾礦庫環境管理臺賬,完善尾礦庫環境自行監測方案,加強對無主和已閉庫尾礦庫環境監管,提高環境風險隱患治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