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發布2023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公報編報范圍包括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錢塘江、閩江、塔里木河、黑河和疏勒河12條河流及青海湖區。
公報顯示,2023年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年總輸沙量為2.04億噸,較多年平均年輸沙量14.5億噸偏小86%,較近10年平均年輸沙量3.35億噸偏小39%,較2022年輸沙量3.90億噸減小48%。
建設用河砂資源主要取決于河湖上游來砂的積存,根據歷年來發布的《中國河流泥沙公報》,可以看出,近年來隨著我國河湖上游生態環境改善,主要河湖總輸沙量持續下降,下游河砂資源逐年降低已成趨勢。河砂資源和市場開采量的變化,及其對砂石行業市場的影響,值得各界關注。
2023年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與實測水沙特征值

從報告中獲悉,2023年長江干流河道及洞庭湖、鄱陽湖湖區共實施采砂9642萬噸,長江干流河道及洞庭湖、鄱陽湖湖區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3392萬噸,共計采砂1.3億噸。洞庭湖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審批疏浚砂總量為8248萬噸,2023年綜合利用量為1.3萬噸。
黃河上中游重點水庫聯合排沙,合計排沙0.782億噸,庫區合計沖刷0.452 億噸。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影響,官廳水庫下游永定河干流的雁翅站年實測輸沙量為30.1萬噸;永定河干流三家店站年實測輸沙量為261萬噸;沙河阜平站年實測輸沙量為540萬噸,分別為多年均值的2.6倍和12.2倍。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2023年松花江流域拉林河干流蔡家溝站實測輸沙量為701萬噸;牡丹江站實測輸沙量為545萬噸。

2023年主要泥沙事件
長江河道采砂及疏浚砂綜合利用
2023年長江干流宜賓以下河道共實施采砂2258萬噸。其中,長江上游干流河道實施采砂496萬噸,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實施采砂1762萬噸。2023年洞庭湖湖區及主要支流實施采砂1697萬噸,鄱陽湖湖區及主要支流實施采砂5687萬噸。
2023年長江干流河道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2574萬噸。其中,河道和航道疏砂綜合利用量為1423萬噸,碼頭、地、取水口等涉水工程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1151萬噸。2023年洞庭湖湖區及主要支流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119萬噸,鄱陽湖湖區及主要支流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699萬噸。
經計算,2023年長江干流河道及洞庭湖、鄱陽湖湖區共實施采砂9642萬噸,長江干流河道及洞庭湖、鄱陽湖湖區疏浚砂綜合利用量為3392萬噸,共計采砂1.3億噸。
洞庭湖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審批疏浚砂總量為8248萬噸,2023年綜合利用量為1.3萬噸。

黃河上中游重點水庫聯合排沙運用
2023年9月6-22日,黃河水利委員會抓住上游寧蒙兩省(自治區)區停灌時機,聯合調度劉家峽、青銅峽、海勃灣、萬家寨、龍口等水庫,組織實施了2023年黃河上中游重點水庫聯合排沙運用。
期間,青銅峽水庫排沙0.132億噸,庫區沖刷0.120億噸;海灣水庫排沙0.119億噸,庫區沖刷0.086億噸;萬家寨水庫排沙0.237億噸,庫區沖刷0.189億噸;龍口水庫排沙0.294億噸,庫區沖刷0.057億噸。四庫合計排沙0.782億噸,庫區合計沖刷0.452億噸。

海河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影響,官廳水庫下游永定河干流的雁翅站年實測徑流量為6.590億立方米,年實測輸沙量為30.1萬噸,為1975年以來最大輸沙量;永定河干流三家店站年實測徑流量為5.431億立方米,年實測輸沙量為261萬噸,為1920年以來第4位輸沙量;沙河阜平站年實測徑流量為6.353億立方米,年實測輸沙量為 540萬噸,分別為多年均值的2.6倍和12.2倍。
松花江發生流域性洪水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2023年松花江干流發生1次編號洪水,松花江流域52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其中17條發生超保證以上洪水。拉林河、螞蚊河發生特大洪水,為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其中拉林河干流蔡家溝站2023年實測徑流量為55.88億立方米,實測輸沙量為701萬噸;牡丹江發生大洪水,牡丹江站2023年實測徑流量為8423億立方米,實測輸沙量為545萬噸,排歷史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