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工信廳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步伐,聚焦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
加強創新賦能,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不斷提升。依托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河北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成果轉化步伐,牽頭組建河北睿索固廢工程技術研究院,獲國家專利40余項,開發推廣60多種工業固廢產品,孵化100多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推動建設全國首個固廢資源利用與生態發展創新中心,聚焦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主持承擔了系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并獲國家專利24項。圍繞工業固廢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推廣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裝備,著力推進“千企綠色改造”示范項目建設,目前已有近100個示范項目得到支持。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十三五”以來累計為企業退稅125億元,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綠色化改造進程。
加強規范管理,資源綜合利用體系不斷優化。以組織申報再生資源規范條件為契機,堅持“一企一策”,開展精準幫扶,累計有71家企業進入工信部準入公告名單,其中廢鋼鐵企業入選數量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1位。河北在國內首次開展省級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創建工作,累計培育省級無廢園區4家、無廢企業45家,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樹立了標桿,為建設無廢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基地建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堅持以重點帶動全局、以標桿引領產業,立足資源和產業優勢,扎實推進承德、曹妃甸等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在推進承德基地建設方面,以推進釩鈦產業發展為重點,集聚尾礦綜合利用企業200多家,建設尾礦綜合利用項目130多個,年消納尾礦7000多萬噸,年制備砂石骨料9000萬噸,其中5000多萬噸銷往北京,有力地支撐了北京城市建設。在推進曹妃甸基地建設方面,推廣鋼渣、水渣、含鐵塵泥等新型處置技術,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超96%,綜合利用效益不斷提升,為全省高效、高值、規模化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拓展了新場景。
京津冀三地圍繞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成果顯著。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三地工信部門將搶抓歷史機遇,深化合作,加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推進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下一步,河北省將著力做好3個方面的工作。強化集聚發展,圍繞工業資源利用產業,著力推進承德、曹妃甸等基地建設,推廣布局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推進一批跨行業、跨區域的重點項目建設,完善產業體系,努力提升推進產業規?;⒏咧祷?、集約化發展水平。強化科技創新,充分利用京津冀創新資源優勢,加快構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上下游企業,開展“訂單式”聯合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充分發揮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作用,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支持機制,推動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成熟技術和市場產品,提升資源綜合利用質效。強化產業協同,圍繞服務京津建設,瞄準市場需求,發揮資源、區位、產業優勢,堅持合理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共建產業協作體系。鼓勵和支持三地企業加強交流合作,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斷提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