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等18部門聯合印發《江西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對今后一段時期全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進行全面部署。這標志著江西全面進入全域“無廢城市”建設階段。
方案聚焦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五大領域和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創新,提出了具體任務。包含提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推動生活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升危險廢物綜合治理能力、促進農業農村固體廢物資源利用、推動完善“無廢城市”技術體系等內容。
方案明確,到2027年,在全域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基礎上,力爭全省70%的設區市列入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建成“無廢細胞”2500個,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到2035年,全省70%以上的設區市建成“無廢城市”,基本實現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據悉,“無廢城市”是指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將固體廢物填埋量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無廢企業”“無廢鄉村”“無廢社區”等眾多“無廢細胞”則是“無廢城市”建設向縱深推進的重要載體。2023年,我省共建成338個“無廢細胞”,涵蓋“無廢機關”“無廢碼頭”“無廢學校”“無廢商超”等20余種類型,建設數量排名全國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