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系統謀劃,高位統籌推進。充分發揮礦業經濟綠色轉型專班牽頭作用,制定2024年專班工作方案,明晰專班運行機制和職責分工,明確10項重點工作任務分類推進,對涉礦領域重要事項提級審查。目前全市省級以上綠色礦山13家,大中型礦山比例達63%,“廊+水”“鐵+水”等礦產品綠色運輸體系逐步構建,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顯著優化。
厚植生態底色,堅持綠色發展。以青陽縣入選自然資源部節約集約利用示范縣(礦產類)創建為契機,力爭在礦產資源利用“三率”指標、稅收貢獻率、單位礦業產值能耗、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率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對標湖州國家級綠色礦山,通過8家試點礦山先行先試、示范引領,全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提質增效;充分發揮貴池區雙贏采石廠轉型利用典型示范作用,推深做實貴池區華亞礦區轉型利用項目,不斷探索“以用定治”盤活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新路徑。
聚焦增儲上產,規范礦權出讓。“十四五”以來,地方財政出資4000余萬元實施地質找礦勘查項目15個,新增石灰巖、白云巖、花崗巖等礦產資源儲量57億噸。16個采礦權和2個探礦權納入省級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區塊項目庫,目前已公開出讓6宗采礦權,成交價款96.23億元。通過電子化交易平臺成功出讓石臺縣虎山坦礦區及深部熔劑用灰巖礦采礦權,系全省首例礦業權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