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四局甬舟砂石料加工場建設現場機器轟鳴、焊光閃爍、車輛穿梭,工人們抓安全、提質效、趕工期,確保加工場早日投產。
截至4月2日,中鐵四局甬舟砂石料加工場土建已完成工程量75%,設備安裝已完成60%,預計5月20日整機調試,5月31日正式投產。“接下來,我們將全力以赴搶抓工期,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確保加工場早日投產。甬舟加工場建成后,將成為中鐵四局在浙江區域設立的首個加工場,對于拓展浙江市場,項目降本增效意義巨大”。中鐵四局甬舟砂石料加工場負責人黃沈明說。

甬舟砂石料加工場位于甬舟鐵路舟山存車場紅線范圍內,占地面積26畝,主要負責管段內舟山存車場棄碴綜合利用,設計加工能力300噸/小時。中鐵四局參建的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是甬舟鐵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復線跨越西堠門水道的共用跨海橋梁,該橋梁是目前世界橋梁建設領域控制因素最復雜、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超級跨海工程。具有“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大橋”“世界最寬公鐵兩用大橋”“世界最高公鐵兩用大橋主塔”“世界最大規模巖錨”和“世界最大直徑橋梁鉆孔樁基礎”等五項“世界之最”,這對于砂石料的標準和質量要求極高。
該加工場配置國內先進的三級破碎、三級篩分干法工藝生產線,其中機制砂采用復合選粉機選粉后再由拌濕機拌濕,有效保證了成品的質量,同時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該加工場主要生產5—10mm碎石、10—20mm碎石、20—31.5mm碎石、0-5mm機制砂四種產品,重點保障中鐵四局甬舟鐵路PPP項目YZSG4、6、9工區砂石料供應。
在加工廠的建設過程中,該加工廠始終堅持“環保優先”的理念,通過采用全封閉鋼結構廠房、裝配式輔助設施、智能化降塵抑塵裝置、復合降噪措施和全干法生產工藝流程圖確保粉塵不外溢,噪音不超標,污水零排放,實現環保化智能化加工生產。
據了解,2023年中鐵四局全年新建7座砂石料加工場,運營20座砂石料加工場,全年自加工自用砂石556萬噸。其中,物資公司運營的4座大型工廠化、智能化、環保化砂石料加工場成為了“綠色加工”的典范,實現地材加工產業在源頭質量控制、環保運營等方面的行業優勢。
在砂石礦山方面,2023年中鐵四局取得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松林礦采礦權,在商業礦產開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礦山為建筑石灰巖,資源儲量為1.2億噸,設計產能為600萬噸/年,出讓年限22年,主要生產高品質機制骨料和多元化附屬產品。礦區距長江配套碼頭15公里,采用廊道運輸,沿長江順流而下可覆蓋長三角核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