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廢棄物綜合利用創新鏈建設,提高工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率,已成為推動山西省高質量發展與全方位轉型的迫切需求。”25日,正在進行的山西兩會上,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大學副校長程芳琴建議,構建廢棄物綜合利用創新鏈,服務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大學副校長程芳琴。受訪者供圖
作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程芳琴長期致力于工業固廢處理與處置的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在工業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領域取得了創新性的突破。2024年1月,程芳琴獲得“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近年來,受資源稟賦、能源結構、發展階段等因素影響,山西省高質量發展面臨挑戰。數據顯示,2021年,山西產生固廢4.26億噸,填溝造地等處置占比大,綜合利用量僅1.7億噸;氧化鋁產能2520萬噸/年,排名全國第二;新能源裝機容量到2025年達8300萬千瓦以上。
“山西省煤電鋁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卻尚未聚勢成型,延鏈、補鏈、強鏈工作亟須加強。”程芳琴說。
對此,程芳琴建議,加強省部會商,推動山西科技創新計劃落實落地。
程芳琴表示,省部會商是各部委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區域科技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是國家科技體系改革的第1年,建議山西主動加強與科技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部委的對接會商,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政策和資源,加快循環經濟產業領域科技創新。”
具體來說,一是建立新的省部科技會商機制,聚焦大型煤鋁資源型地區廢棄物循環利用,推進科技專項計劃落地山西,助推一批關鍵技術在山西省成熟示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同時,完善廳市縣會商機制,結合山西省重大戰略部署和各市固廢產業需求及特點,部署重點科技工作,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利用3年到5年時間,逐步形成國家、省、市、縣上下聯動,全省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程芳琴還提出,要統籌謀劃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努力打造全鏈條循環利用。
全局統籌、循環利用是提升廢棄物利用率的治理之道。程芳琴建議山西省持續強化固廢產出企業全過程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建立工業固廢管理臺賬,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在各層面、各環節培育建設一批循環經濟典型示范,構筑源頭減量和全過程控制的污染防控體系。
“通過全面系統布局,打通山西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全鏈條,實現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充分釋放資源利用潛力,為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程芳琴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