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要求,要持續實施優勢再造戰略,打造制造強省新優勢。新鄉突出抓好產業興市,一條以振動篩為主的振動產業鏈正在悄然煥發新的生命力,不僅篩出了全國最大的產業集群,還篩出了行業新標準。

元旦過后,新鄉縣振動協會就忙著開展會員企業交流,新鄉縣剛被授予國字頭的“振動之都”,來自俄羅斯等地的訂單就來了。由于要在極寒地區作業,產品技術和要求都比較苛刻,振動協會就召集產業鏈上的主要企業,開了個“諸葛亮會”。
新鄉市高服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占胥表示:“新年開始咱們是第一戰,咱們會長單位要帶好頭,從內到外都得是好的,要把你們的電機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配合我們設備,將來電機遠程控制,我們要監測到電機的運行情況。”
振動篩在工業生產中,相當于人類器官中的腎臟,而全國每10臺振動設備中,至少有6臺是“新鄉造”,所以每當接到全球各地的定制化訂單,新鄉每一家鏈上企業,第一時間都考慮的是互相借力,以提高標準出廠。
要啃下時間緊任務重的硬骨頭,就要保證心臟零部件的性能,像由豫通電機生產的電機機芯定子繞組,為了保證統一性和穩定性,這些原來手動穿的銅線,現在完全由自動化設備穿衣戴帽精細化出廠。
河南豫通電機股份公司總經理楊華告訴記者:“在國產替代進口上,我們做了很多多樣化產品,創新和研發是不斷進行的,用我們自己的話說,過去我們是生產饅頭的,現在要做蛋糕了,要根據客戶不同的口味甚至是花型,進行細致化定制化的生產。”
每一鏈條企業都精益求精,帶動的是整個產業鏈條的提質發展,原本傳統低端的振動行業,在產業鏈的帶動下用數字賦能,用實驗室做技術保障,小到心臟零部件,大到篩機外殼都力求完美,而這也正好倒逼出行業新標準的誕生。
高服機械研發副總王躍河介紹:“焊接機器人,是我們智能化工廠建設的一部分,它的效率比我們工人效率要高兩到三倍,平均一個小時焊一個這樣的底盤,第一代設備就是我們設計的,填補了國內的篩分難題,我們提交了一份氣流篩的標準,這項標準也被工信部推薦為百項示范標準,涵蓋了氣流篩的篩分精度,篩分效率、噪聲等一些指標對于規范氣流篩的生產、擴大氣流篩應用場景具有指導意義。”
鏈式發展、集群合作、效能翻倍、產值提升,這也是新鄉市產業規劃的作用體現。從“賣產品”到“定標準”,給出工業生產解決方案,振動之都的這條百億產業鏈,也正在拿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成功秘籍。
賀占胥說:“從原來的各自競爭各自為戰,到現在的聯手解決客戶問題,政府發現了這個優勢,給我們更大支持,形成一個真正體系,產生的價值就是產業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