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消息,11月10日,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推進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會議總結了近年來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作取得的成效,交流學習了典型經驗做法,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研究部署了防范安全監控系統數據造假等具體措施,并開展了系統應用和風險分析研判專題培訓。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德昶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做好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是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的重要措施,也是推進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根本途徑。經過近幾年的共同努力,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實現了“聯網、看見、預警”的目標,對礦山安全風險隱患早暴露、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打擊非法違法行為,防范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作用愈發突顯。
會議強調,在充分肯定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一張網”建設和應用取得的成效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當前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作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非煤礦山進度滯后、數據聯網不全面、人為造假現象時有發生、系統功能發揮不充分等差距和不足,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風險監測預警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認識,抓緊補齊短板、完善機制、細化措施,加快聯網進度,確保應用成效。
會議要求,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以防范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為根本點,以提高監管監察效能為立足點,以系統“先進、適用、集成”為出發點,加快系統建設應用。要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頂層設計、加快數據聯網、推進非煤礦山應用、壓實查看和風險研判責任、完善風險處置工作機制和突出打非治違等七方面狠下功夫。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完成所有正常生產建設礦山各類安全感知數據“應聯盡聯”,實現實時預警、關聯預警、智能預警,形成“應聯盡聯、系統穩定、查看及時、分析準確、預警有效、處置到位”的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