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砂石運輸問題都是困擾砂石行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廣東省擁有的豐富砂石資源向來與旺盛的市場需求相對應。近年來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市場砂石供應緊缺現象愈發明顯,擴大砂石來源,保障供應尤為重要。

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方案》,著手從砂石生產、運輸以及資源再利用等方面提升改善市場供需環境,打造價格合理、綠色環保、優質高效的砂石產業體系,表明了廣東省政府對砂石行業發展狀況高度重視。文中對于改善水運航運條件做了細致描述。
(十六)優化運輸結構。升級水運系統,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網絡,優化港口布局,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發展多式聯運,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引導示范項目牽頭企業積極拓展運輸貨物品類,增加機制砂石等貨物,推動中長距離砂石運輸向水路和鐵路轉移。沿水運航道適當規范建設一批符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行業管理要求的上砂碼頭、洗砂場、砂石堆場以及外地砂石水運臨時中轉裝卸點,解決砂石供應“最后一公里”問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
在這一要求下,《廣東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發布。依據《方案》內容:廣東將以千噸級航道為骨干,加快北江、東江等內河航道建設,進一步加密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積極推動旅游航道發展;加快建設佛山、肇慶等重要港區的13個疏港公路項目,實現重要港區疏港公路均達到二級公路標準。今年至2022年,廣東將推進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和智慧航道項目等7個內河航道項目建設。
廣東將積極推進內河港口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港區和客運碼頭建設;加快佛山高明高荷碼頭工程、韶關港烏石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工程、云浮港都騎通用碼頭二期工程等33個項目建設,新增貨物年通過能力約3000萬噸,其中集裝箱約100萬標箱。

廣東省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發達的水系,其中,廣東西江界首至珠江口屬一級航道,具備3000噸級通航能力,也是重要的砂石運輸通道。西江沿線肇慶、云浮兩市是我省主要砂石產地,但長期以來,受港口泊位裝卸等因素影響,西江砂石運輸能力受到限制。

《方案》對港口碼頭進行升級處理,并通過修建上述公路提升貨物轉運能力,將有效保障珠三角城市砂石供應,不斷滿足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建設需求。通過系統化整合航運資源,全面升級配套設施,補齊運輸短板,綜合交通,協同產業發展,為我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