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以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強力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有效保護和改善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及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
規劃先行有藍圖,保護修復有方針。制定《來安縣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6-2025年)》,緊扣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這個主題,明確13個治理目標,建成制度完善、責任明確、措施得當、管理到位的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提升廢棄礦山生態環境質量,與林長制相結合,為守護綠水青山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縣級林長親謀劃,多方成員共推動。成立由縣級林長任組長、涉及林長會議成員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專題調度推進。鎮級林長組織成立治理巡查小組,不定期、不定時進行現場檢查。村級林長常駐點,協調解決具體問題。2016年至今,全縣完成保護修復廢棄礦山10個,治理面積96.43公頃,投入資金1517萬元。
過程實施重監管,保護修復見實效。項目實施嚴格執行法人制、招投標制等“六制”管理,始終強化質量監控。鄉鎮政府成立工程管護組,制定具體管護措施,落實專人負責。2020年完成美金、紅慶2個采石場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面積140.54畝,栽種麻櫟樹600株,爬山虎3450株,種草4公頃。2021至2022年還將完成廢棄礦山生態修復3個。
宣傳教育下功夫,社會氛圍導向正。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加大對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意義和階段成果的宣傳力度,強化群眾廢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