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日前發文對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治理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常州市成為全省率先且唯一完成治理目標任務的轄區市,完成率達到100%。
按照省自然資源廳下達的治理目標任務,我市有3個項目被列為需要治理的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治理項目。它們分別是舜過山廢棄礦山、新橋磚瓦廠廢棄露采礦山、孟河鎮小黃山東段北坡廢棄露采礦山??傊卫砻娣e達到8.7萬平方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治理,工作中做到“三個有力”。
首先是部署推進有力。自然資源部下發長江經濟帶廢棄礦山圖斑后,市、區兩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及時進行現場踏勘,委托技術單位對圖斑進行實地勘測,及時編制《2019-2020年常州市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2個圖斑地塊生態修復處置方案從組織編制、論證和省廳批準,僅用1個月時間。其中,舜過山整治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新的地質災害隱患,迅速變更設計,擴大治理范圍。
其次是資金籌集有力。資金是廢棄礦山治理的關鍵,針對我市面臨廢棄礦山治理資金缺口較大的實際,我市各級不等不靠,立足自身,第一時間確保了治理資金迅速到位。舜過山整治工程總投資約3000萬元,新橋磚瓦廠、孟河鎮小黃山修復工程概算投資約150萬元,3個項目除300余萬元上級資金扶持外,其余全部由地方財政籌措。
再次是做到監管有力。我市堅持區級日常巡查和市級定期督查相結合,嚴格執行“兩卡一案”制度。在治理過程中,督促建設單位按整治方案進行施工,檢查施工單位警戒線齊全設置,把緊工程安全生產、進度環節,實時掌握治理項目面臨的問題、困難,及時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