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月22日,華夏建龍3200噸首列“公轉鐵”砂石進京支援小湯山建設,華夏建龍所屬子公司承德縣建龍30集裝箱砂子從下板城站運抵北京鐵路局大紅門貨場,這是復工復產后開行的2020年“北京公鐵綠鏈”首列進京建材“公轉鐵”綠色物流專列。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到達的是公鐵綠鏈協調、組織的一列由承德縣建龍礦業發送進京的砂石骨料的貨運專列,在防控形勢嚴峻的疫情期,這批物資將用于北京市重點工程建設,做好在疫情期間北京市各項目的物資保障工作。

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等特點,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疫情爆發后,華夏建龍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保證砂石產量與質量,確保物流運輸單位砂石發運。這次集裝箱專列順利進京,公鐵綠鏈、百川物流等單位積極響應上級復工復產的要求,提前準備,做好內部防疫工作,與北京貨運中心、京鐵物流等單位開展合作,爭當“公轉鐵”落地的排頭兵,保證首趟“公鐵綠鏈”進京建材“公轉鐵”綠色物流專列順利開行。

砂石“公轉鐵”綠色運輸,打贏站藍天保衛站離不開礦山企業、物流運輸企業,各大混凝土企業、各大重點施工項目承建單位的協同協同作業。
自2018年以來,華夏建龍與相關各企業協同合作,貫徹落實《北京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不斷提高建材等重點物資進京鐵路運輸占比,截止2019年底,進京建材發運年累計32330車、210.3萬噸,其中華夏建龍發運86萬噸。

華夏建龍做為礦山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為宗旨,旗下承德區域各子公司均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在砂石建材產業致力于綠色發展,積極參加中國砂石協會組織的技術交流與培訓會,在中國砂石協會的技術支持下,生產技術工藝不斷改進,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先后獲得砂石骨料技術大賽一、二、三等獎和全國砂石技術示范企業,為打造北京綠色砂石建材生產基地奠定基礎。同時,廣泛開展與綠色供應鏈企業的合作,希望能夠為“公轉鐵”綠色建材供應承擔一份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