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國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13.4萬個。”在水利部近日召開的全國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向外界通報了上述進展。
魏山忠介紹說,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解決了一大批侵占河湖、破壞河湖的“老大難”問題,辦成了多年想辦沒有辦成的事情,“清四亂”專項行動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
魏山忠強調,水利部將依托河長制湖長制平臺,用好暗訪督查和信息化兩個手段,推進“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堅決遏增量、清存量。
解決一大批“老大難”問題
2018年7月,水利部發出通知,部署開展全國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全國范圍內河湖保衛戰拉開序幕。
據了解,專項行動分為調查摸底、集中整治、鞏固提升等三個階段,地方以縣為單元排查河湖“四亂”問題,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各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和責任單位、責任人,依法依規清理整治;水利部則依托河長制湖長制平臺,壓實河長湖長職責和屬地責任,通過制定政策標準、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制度、強化跟蹤督辦、加強暗訪督查、開展抽查核查、接受社會監督等多種措施,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如今此項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不僅解決了一大批“老大難”問題,而且河湖面貌明顯改善、行蓄洪能力得到提高、河湖水質逐步向好,損害河湖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魏山忠透露,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國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3.4萬個。其中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等規模以上河湖臺賬內,排查出的“四亂”問題5.6萬個已整改銷號5.58萬個,銷號率99.7%;規模以上河湖臺賬外,地方邊改邊查、邊查邊改,排查出“四亂”問題1.35萬個,已整改銷號1.33萬個,銷號率98.1%。
此外,“清四亂”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共拆除違法建筑面積3936萬平方米,清理非法占用河湖岸線2.5萬公里,清除河道內垃圾3500多萬噸,清除圍堤9800多公里,打擊非法采砂船只9100多艘,整治非法采砂點1萬多個、非法砂石2100多萬立方米,清除圍網養殖近13萬畝。
規模化非法采砂基本絕跡
2019年4月15日,有媒體曝光河北大沙河曲陽、行唐段存在非法采砂問題,砂坑遍布、河不像河。隨后,水利部迅速派出調查組進行調查掛牌督辦。2019年5月10日,水利部約談河北省河長辦、水利廳負責同志以及大沙河相關市、縣級河長。2019年6月底,河北大沙河曲陽、行唐段河段河道內砂坑、砂堆全部推平,河道岸線初步規整成型,河床基本平復,河道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這只是清理整治非法采砂的一個縮影。根據“清四亂”專項行動部署,清理整治“亂采”即要求始終保持對非法采砂的高壓嚴打,加強日常監管巡查,采砂秩序總體可控。大型采砂船大規模偷采絕跡,小型船只零星偷采露頭就打。
魏山忠介紹說,針對非法采砂的亂象,水利部一方面以長江、黃河、珠江為重點,加強巡查檢查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大江大河采砂秩序穩定可控。另一方面,加強與公安等部門配合協作,堅持日常執法與重點打擊相結合,開展打擊非法采砂專項執法行動,同時督促指導地方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整改一起。
據統計,2019年以來,已查處各類舉報、媒體報道的非法采砂問題190件,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通過一省一單、約談、通報等方式,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打促治。
魏山忠坦言,目前大江大河采砂秩序總體平穩,規模化非法采砂基本絕跡,但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小河流,尤其是鄉村河流零星偷采仍時有發生,因此,要保持非法采砂高壓嚴打態勢,切實加強采砂管理,科學實施禁采結合,堅持露頭就打,切實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用好暗訪督查信息化手段
魏山忠稱,水利部將用好暗訪督查和信息化兩個手段,推進“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確保強監管見實效。
在遏增量上,對于專項行動以后新出現的“四亂”問題,堅決做到“零容忍”,不僅要依法依規堅決整治,還要對有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追責;在清除存量方面,要繼續做好大江大河清理整治的同時,要向規模以下河湖延伸,覆蓋中小河流、農村河湖。
水利部還將組織對重點區域、重要河湖開展進駐式專項督查,先暗訪查清涉嫌違法違規的問題,再明查涉河審批手續等情況,會同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認定違法違規問題和清理整治方案。魏山忠指出,“督查一條河、整治一條河,督查一個區域,整治一個區域,力爭做到‘手術刀’式整治效果。”明年將在長江、黃河、大運河、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等重點流域或區域進行進駐式專項督查。繼續組織各流域管理機構開展兩輪暗訪督查,重點督查此次專項行動問題排查數量少、零報告的地區。
在長效機制上,魏山忠強調,一方面將指導地方在明年底之前要基本完成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要明確河湖管控邊界;另一方面,將加快編制河湖岸線保護利用規劃,以規劃為依據,進一步規范涉河建設項目許可。此外,將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監控、預警、推進智慧監控;完善巡河員隊伍,建立河湖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依托河長制湖長制平臺,推進建立高層次的協調機制,進一步督促各級河長湖長履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