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自古以來,就是大型建筑、摩巖雕刻、室內裝飾、園林庭院建造的一種重要的建筑用料。
在建材行業中,砂石主要是指天然砂、河沙、人工砂等等,它們的成因是我們了解砂石的重要因素。
天然砂成因:
自然界中巖石經風化、剝蝕等多種地表作用,發生破碎分離而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在水、風、冰川等作用,這些顆粒搬運堆積,形成砂石層。
第四紀(距今200-300萬年以前)以前形成的砂石層基本都形成了巖石,即各種砂巖、砂礫巖等。
而第四紀期間形成的均未固結成巖石,即各種砂礫石、礫質砂、砂質礫等,或稱第四紀松散堆積物。
天然而成的砂石,也稱為天然砂。
河沙成因
河道是陸地表面宣泄水流的通道,是江、河、溪、川的總稱,它包括自然河道、湖泊、洼淀、水庫,以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和滯洪區等。
自然界中裸露的巖石,經陽光、風雨、霜凍等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分化成細小顆粒(砂石),其在地表徑流的挾帶下進入河道。
受河道流速、流量等因素變化的影響,粒徑不同的砂石及泥沙分別沉積在不同類型的河道上,成為構成河床的主要自然物質要素,使河道的河床保持相對平衡,同時也為減緩河床遭受破壞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后,經過浪蝕和磨損,水流不斷將相對細軟的泥沙料沖走,所沉積下來的砂石堅硬、耐久,并形成一定級配顆粒。
人工砂成因:
人類通過制砂機等設備把石料破碎而成的材料,稱為機制砂。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中,砂石是作為建筑材料出現的,然而,它還是我們自然世界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砂石
比如張掖丹霞地貌在方圓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這里的丹霞地貌發育于距今約2億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一個腳印60年方可恢復,游客腳踩丹霞地貌拍照給景區帶來災難性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