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資本金比例之后,財政部又提前下發2020年專項債額度1萬億。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及資金端的雙重支持下,基建復蘇確定性提升。隨著資金的逐步到位,后續的基建工程將有望集中開工釋放需求,行業將充分受益。
1水泥:
可以穿越周期的周期股
“水泥行業在供給托底的前提下,未來需求提升,價格還會出現上漲。”有行業人士認為,水泥行業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周期股,基建領域對水泥消費需求的確定性將繼續支撐水泥價格高位運行。
從行業數據來看,2019年1-10月中國水泥產量19.07億噸,同比增長5.8%,供需改善推動水泥行業價格指數不斷上揚。西南證券(4.380, -0.03, -0.68%)分析師楊業偉指出,從水泥行業供需兩端進行分析,得出水泥行業高景氣仍將維持的結論,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基建復蘇、地產保持韌性的背景下,需求端預計保持穩中有增;二是環保監管常態化,行業集中度上升出清落后產能,行業供給總體收縮。
太平洋(3.440, 0.04, 1.18%)證券分析師閆廣指出,當前南方水泥價格上漲超預期,并維持高景氣度,后續仍有漲價預期,龍頭企業全年業績有望再次上修。同時10月份地產數據全面超預期,標志著短期地產投資有韌性,明年地產整體或不悲觀。而財政部提前下發2020年專項債1萬億,在政策持續催化下,基建復蘇確定性大幅提升,明年水泥需求有支撐。
“明年需求不悲觀的背景下,行業盈利仍將維持高位,而過去2年以及未來2年,行業盈利中樞以及穩定性大幅提升,水泥企業資產負債表大幅改善,有望成為這輪估值修復的驅動力。目前龍頭企業估值普遍在6-7倍,分紅率提升仍極具配置價值。”閆廣表示。
潛力股精選
海螺水泥(48.210, 0.02, 0.04%)分紅比例有望提升
公司水泥產能為3.55億噸,骨料產能4070萬噸,商混產能120萬立方米,公司加快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建設,實現產業鏈優勢互補。隨著環保不斷趨嚴,礦山資源稀缺性凸顯,公司骨料業務依托自身優質礦山資源發展迅速,預計2019年公司骨料銷量將達到3300萬噸,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太平洋證券指出,公司是一個將現金流做到極致的企業,充足的現金流一方面可以保證各項業務的有序開展,延伸產業鏈方便未來并購;另一方面,按照2018年的30%的分紅比例計算,目前股價對應股息率約5%,未來不排除提升分紅比例,這對長期投資者吸引力十足。
冀東水泥(15.160, 0.20, 1.34%)占據雄安80%市場份額
公司與金隅水泥業務重組完成后,實控人為北京市國資委,位列中國第三大和世界第五大的水泥生產商。公司產能主要分布在華北各省,熟料產能占到華北地區總產能的32.09%,是華北水泥的絕對龍頭企業,市場控制力強。東興證券(10.880, -0.08, -0.73%)指出,2019年以來雄安建設明顯加快,測算如果雄安啟動區建設按規劃加速建設,未來3年每年將有上千萬噸水泥需求,公司占據雄安市場80%左右份額,每年預計將會貢獻10%左右的水泥需求增量。2020年隨著中央資金防風險加大介入,帶來京津冀一體化和雄安建設加速,進而帶來新需求增量空間。
華新水泥(22.050, -0.20, -0.90%)不斷形成新增長點
公司為長江中上游水泥龍頭,逐步發展成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環保處置等多元業務的全球化建材集團,在國內外擁有50余條熟料生產線,具備熟料產能5800萬噸/年,商品混凝土產能2330萬立方/年、骨料2500萬噸/年。國盛證券指出,公司依托水泥沿江布局及拉豪技術優勢前瞻布局多元業務,在骨料行業整合等契機下將逐步進入盈利釋放期,測算2021年非水泥毛利占比將提升至15%以上。整體來看,公司水泥主業景氣中樞提升后有望維持中高位震蕩,骨料、環保產業鏈延伸加速推進不斷形成利潤新增長點,公司凈現金流與高分紅的價值屬性凸顯。
祁連山(10.680, -0.04, -0.37%)在建工程陸續投產
公司核心區域甘肅省基建投資力度較大,也是水泥增速在西北地區領先的原因。9月末甘肅省發改委開展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對接,并向金融機構提供了第三批補短板重大項目清單,已有126個項目得到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授信額度2431億元,貸款金額1058億元,貨幣環境較為寬松,預計明后年當地基建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天風證券(5.440, -0.06, -1.09%)指出,公告在建工程有望陸續在今明兩年投產。此外,公司還將加快其他相關業務共同發展,比如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項目以及永登年產200萬噸骨料項目,投產后有望平滑業績提升整體實力。
2鋼鐵:
四季度業績環比提升
過去幾年鋼鐵行業的盈利回升主要貢獻來自于供給端,未來一段間供給主導的邏輯仍將持續發揮重要影響。國金證券(8.340, -0.03, -0.36%)分析師倪文祎指出,與以前不同的是,供給將從減量逐步轉向增加,2020年置換產能投產節奏將直接影響行業利潤走勢。整體來看,2019年是鋼鐵板塊殺估值最猛烈階段,基于旺季、分紅、業績階段性改善邏輯,板塊在2020年上半年有望迎來一波反彈。
國盛證券分析師丁婷婷則表示,低庫存對鋼價仍可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原料端的相對弱勢使得鋼企在四季度開始重新享受成本紅利,預計四季度鋼企業績環比提升,在基本面上構成利好。長期看,對于房地產近兩年的持續高景氣,市場對于房地產仍有韌性觀點的接受度略有增強,而基建領域在政策利好下也有增速提升預期,市場長期需求悲觀預期應有一定糾偏。
基本面最友好時段會在上半年,需求韌性+供給未釋放+低庫存,2020年一季度旺季值得期待。倪文祎表示,此外鋼鐵股目前到未來三個季度盈利同、環比階段性改善,有助于修復預期。
光大證券(11.690, -0.01, -0.09%)分析師王凱指出,鋼鐵行業整體盈利回歸理性,管理水平優秀的鋼企仍保持可觀的盈利空間,估值亦有修復潛力。個股方面,建議關注具備優秀企業管理,踐行低成本或高附加值戰略,噸鋼盈利水平領先行業的方大特鋼(9.560, -0.12, -1.24%)、中信特鋼(24.370, -0.36, -1.46%)、寶鋼股份(5.610, -0.02, -0.36%)等。
潛力股精選
中信特鋼(000708)每股收益有望增厚
公司是國內裝備最齊全,生產規模最大的特殊鋼生產企業之一,業績穩定抗風險能力強。公司背靠國內最大特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近五年單季度毛利率在12%上下波動。單季度歸母凈利潤自2009年以來一直為正,即使是在行業整體最為低迷的2015年,也實現了持續的盈利。申萬宏源(4.840, -0.02, -0.41%)證券指出,由于上市公司完成對于興澄特鋼的并購,實現中特集團特鋼資產整體上市,高管員工持股將激發公司成長性,青島特鋼和靖江特鋼通過降本增效有巨大的盈利提升空間。同時公司擬收購興澄特鋼剩余13.5%的股權,預計年內有望完成,增厚每股收益。
三鋼閩光(8.640, -0.13, -1.48%)區域比較優勢明顯
公司作為福建長材的龍頭企業,比較優勢明顯,盈利能力和未來盈利穩增長的預期強,股東權益回報率高。銀河證券指出,需求超預期下,供給收縮、低庫存下再去庫存刺激鋼價反彈,鐵礦石等成本穩定下行業盈利能力增強,公司業績在行業的利潤反彈的帶動下有望邊際改善,低估值有望修復。鋼鐵行業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市場供需格局改善。流動性寬松、強基建的政策利好、暖冬天氣和冬儲需求等拉動鋼材需求的增長。地產銷售和新開工回暖,在中央經濟工作穩增長和基建補短板的政策指導下,基建托底和工程機械等相關下游需求或將發力,提振鋼材的價格和行業利潤。
韶鋼松山(4.670, -0.06, -1.27%)受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公司為中國寶武旗下鋼企,主要優勢一是公司地處廣東,為鋼材凈流入省份,鋼材較北方地區有溢價,且靠港臨海,較內陸鋼企原材料運輸成本更低;二是公司計劃轉讓寶特韶關50%股權、在普特兼營的經營戰略下優化業務結構;三是公司人均鋼產量表現搶眼,內部管控初見成效,未來仍有較大降本空間。華泰證券(17.830, -0.11, -0.61%)指出,廣東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多年來經濟增速高于全國、投資增速不弱于全國,但粗鋼產量占比低于GDP占比,周邊也無產鋼大省,多年來為鋼材凈流入省份,鋼材價格較北方地區高。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地位高,未來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或可拉動用鋼需求。
南鋼股份(3.300, 0.00, 0.00%)高端產品利潤增厚
公司上半年粗鋼、鋼材產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作為以品種板材為主的企業,產量能持續爬坡,生產銷量和管理能力可見一斑。上半年公司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達到了0.95億,聯營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了明顯的增長,是公司2017年開始大規模向外投資后實現的最好成績。此外,公司作為民營企業,機制較為靈活,上半年公司套期保值實現了較好的收益。華創證券指出,公司中厚板產品的高端化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績,高端產品的溢價增厚,抗周期性增強;同時公司作為民營企業,機制靈活,通過衍生品實現了成本對沖和盈利增厚。
3建筑:
行業市盈率僅9.3倍
目前建筑板塊的市盈率僅為9.3倍,僅高于歷史上0.9%的交易日,已經接近歷史最低位置;并且,2019年三季度建筑股的持倉只有0.42%、創歷史新低,目前正處于估值、股價、機構持倉的三重底部。市占率持續提升、基建投資的穩步回升將深度利好建筑龍頭央企及設計龍頭。
從業績端看,興業證券(6.310, 0.00, 0.00%)分析師孟杰指出,供給端的演變將驅動行業不斷加速集中,建筑央企在行業內擁有最高信用的資質,融資途徑較為通暢,將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最大受益者,有望持續獲得高于行業的增長;設計公司收入增長的核心驅動在于新簽訂單增長和在手訂單的轉化,設計龍頭新簽訂單有望回暖,疊加在手訂單充足,未來收入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在地產投資高位回落、制造業固投仍處低位、進出口壓力不減的宏觀背景下,基建復蘇動向備受關注。招商證券(17.130, 0.01, 0.06%)分析師鄭曉剛表示,從項目審批來看,截至11月上旬,近7000個已錄入的PPP項目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數量排名第一。從最新政策來看,最低資本金比例下調,新增專項債限額提前下達,有助于提高基建項目融資能力。若中長期企業貸款能夠得到持續改善、已審批項目持續落地,未來基建投資增速將有明顯回升。建議重點關注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設計龍頭公司蘇交科(8.020, -0.06, -0.74%)以及基建央企中國鐵建(9.780, 0.00, 0.00%)。
潛力股精選
蘇交科(300284)復合增速在10%以上
公司從2008年開啟兼并收購步伐,使經營范圍逐漸涉足到包括道路、橋梁、市政、水運水利、軌道交通等。三年對賭期過后,收購公司業績仍保持較快增長,成為內生增長動力之一,顯示公司良好的整合管理能力。海通證券(14.120, -0.06, -0.42%)指出,公司是國內基建設計龍頭,產業鏈布局完善,是基礎設施全領域、全流程服務提供商。公司憑借自身優秀的管理與綜合性專業服務能力打造護城河,通過內生外延雙輪驅動,上市以來業績保持穩定較快增長,未來也有望持續。設計行業需求在投資繼續增長、單位投資占比提升、業務延伸等驅動下,未來5年有望實現10%以上的復合增速。
中設集團(10.110, -0.06, -0.59%)公司技術實力強勁
公司通過先后收購揚州勘測設計研究院75%股權、美國Strabala+architects LLC的51%股權,推進集團向多領域、精致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公司準確把握國內交通發展脈絡,大力發展中設智庫,在智慧高速、新興軌道、樞紐建設、水環境和民用航空等多個領域均取得重要進展。華創證券指出,公司資質雄厚,技術實力強勁,在勘察設計、規劃研究、試驗檢測等多個領域均擁有最高等級資質。內生外延并舉,技術實力強勁,業務布局全行業多領域。基建穩增長愈加明確,產業鏈上游的設計龍頭有望提前受益。低集中度+基建復蘇,雙邏輯看好龍頭業績增長。
中國鐵建(601186)在手訂單余額超2萬億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集團之一,在高原、高寒等設計施工領域享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優勢。公司上市至今收入復合增速為12%,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為17%;2019年上半年實現收入3529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歸母凈利潤92.84億元,同比增長16%,收入再提速。國信證券(11.480, -0.15, -1.29%)指出,公司近三年新簽訂單復合增長率達19%,其中2019年上半年新簽訂單7187億元,同比增長18%,繼續保持高增長,在手訂單余額超2萬億,營收保障比超4倍,市占率達到近6%,創歷史新高。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推進,公司業績有望加速釋放。
中國中鐵(5.700, 0.00, 0.00%)單季增長超預期
公司前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97%、20.25%、16.88%,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21%、4.96%、42.13%,收入穩健增長,第三季度業績高增超預期。公司前三季度新簽訂單10896.8億元,同比增長14.5%。分地區看,境內新簽合同 3658.7 億元,同比增長20.6%;境外新簽合同224.6億元,同比增長69.4%。廣發證券(13.970, 0.00, 0.00%)指出,公司為鐵路建設龍頭,1-9月鐵路投資高增利好公司承接訂單。此外,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新簽訂單增速逐季提升,未來將逐漸轉化為收入及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