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冬瓜山銅礦在生產過程中注重成本的控制,堅持科技創新助推降本增效,不斷優化各項生產工藝,深挖技術經濟指標,建立了以采礦方法創新為核心、選礦工藝優化為重點、充填工藝革新為支撐、智能礦山建設為依托、節能減排實現為保障的“五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技術管理,通過技術進步推動企業連續多年實現了降本增效目標。
這個礦在實施降本增效措施中,發揮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由于采礦成本在礦山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降低采礦成本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根本,而采礦方法決定了采礦成本。這個礦把采礦方法創新作為降本增效的核心,首創了暫留隔離礦柱的大盤區、大采場、大產能三步驟依次連續回采工藝與安全高效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方法,提高了大型無軌設備的生產效率,為礦山生產能力持續穩定和降耗增效提供了技術保障。
這個礦把選礦工藝優化作為降低選礦成本的重點,開展了《提高冬瓜山銅礦復雜難選礦石選銅回收率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項攻關,顯著改善了選礦指標,提高了選銅回收率,并節約了選礦成本,每年為礦山增加產值1876萬元,并提高了礦產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重點開展了《半自磨機襯板的結構優化研究》,實現了半自磨機在每日處理能力達13000噸的前提下,襯板壽命已由不足三個月提高到四個半月左右,優化了半自磨機的排礦細度,避免了以前經常因襯板碎裂而引起的系統非計劃停車,確保了生產正常穩定地進行。
充填工藝是充填采礦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采礦生產的重要支撐。這個礦與中國恩菲工程技術公司、長沙礦山研究院持續開展產學研科技攻關,開發了我國首個高效澄清立式砂倉,開創了我國大規模低成本全尾砂連續充填清潔化開采的歷史,并獲得7項授權專利。通過尾礦性質,膠凝材料,不斷優化灰砂配比,在保證充填體強度的條件下,選擇最經濟、高效率的料漿制備工藝,可節約充填成本數百萬元。
這個礦以智能礦山建設為依托,圍繞地測采信息的數字化與可視化、生產運行智能化控制、安全生產管理智能化等核心系統進行建設,積極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實現采選工藝和各輔助生產系統操控的智能化、信息化。通過開展“CMS采空區精密探測應用研究”精確有效地控制采場邊界、超欠挖及充填量統計,提高了資源開采質量。開展“提高深井主井首繩使用壽命研究”為礦山節省了大量的鋼絲繩采購成本以及維護費用,同時提高了系統的提升能力,增加了系統的安全可考性,方便了生產維護,降低了生產成本。此外,還成功實施了“礦井斜坡道交通信號監控系統”,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井下運輸安全隱患,提高了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成功研發了冬瓜山銅礦三維預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并已投入試運行,有效提高礦山安全管理效率與水平,節省人力成本。
這個礦把實施節能減排作為礦山低成本運營的重要保障。建立了礦井排水、涌水與生產供水之間循環系統,整個礦山工業供用水系統形成一個大閉環,節能降耗效果明顯。在廢石和尾礦處理方面,采取充填新工藝,充填效率提高,大幅減少了外排尾礦量。
“五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在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助推了礦山降本增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2017年礦山連續節支達4000萬元,2018年節支3500萬元,均圓滿實現了每年的降本增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