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425億元,利潤7億元。這是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昆鋼公司)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經過79年的發展,如今昆鋼公司已經成為云南省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由單一鋼鐵制造企業逐步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相結合的現代企業集團。2017年,昆鋼公司總資產80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933億元,利潤10.15億元。
昆鋼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十三五”末,昆鋼公司的發展目標是建立多元業務格局,產業升級與模式創新效益初現,實現1200億元銷售收入,成為區域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型企業集團。
引央企入滇重組產業
昆鋼公司是云南省屬重點骨干企業。回望企業發展歷程,昆鋼公司根據發展需要和內外部條件變化動態調整發展規劃,鋼鐵主業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著力推動了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通過昆鋼公司“主業優強、相關多元”的發展戰略的實踐,鋼鐵主業、資源型產業、新材料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四大板塊逐步發展壯大,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中,引央企入滇,重組昆鋼公司鋼鐵產業,是昆鋼公司面對國內鋼鐵行業重組的重大決策,是昆鋼公司實現主業優強的戰略抉擇。2007年8月,昆鋼集團成功引入武鋼集團。通過重組,昆鋼公司引進了武鋼集團的技術和管理,助推了昆鋼股份公司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管理水平的提升。2011年,在全國鋼鐵行業高成本微利經營或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昆鋼公司鋼鐵主業實現利潤4.1億元,成為該年度我國西南四鋼中唯一盈利的鋼鐵企業。昆鋼公司與武鋼的成功重組,成為云南省省屬國有企業引進戰略合作者的經典案例。
其實,早在2003年,昆鋼公司就引入香港嘉華集團入股昆鋼水泥集團,2015年再次引入具有強大實力的香港上市水泥企業——華潤水泥,整合后的云南水泥集團全面引入華潤水泥的經營機制和管控模式。2015年末,云南水泥建材集團總資產達98億元,分子公司達25家,營業額達30.55億元,水泥產能達1700萬噸,成為云南省最大、產業鏈最長的建材生產企業。
今年4月,按照云南省委、省國資委的安排部署,昆鋼公司全面承擔起整合重組云南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具體責任,戰略重組后,將進一步推進昆鋼公司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融資能力增強,綜合競爭力提升,轉型升級加快的發展目標。
技術創新填補了國內空白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2008年,昆鋼公司通過依靠科技創新、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先進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鋼鈦結合技術優勢,成功軋制出中國第一卷冷軋鈦板卷,創造性地填補了國內空白。
按照“專業化、精細化和社會化協作分工”的原則,昆鋼公司整合內部資源,組建重型裝備制造集團。2010年,與世界上最大的盾構機制造商德國海瑞克合作組裝生產的12臺盾構機,為昆明城市地鐵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2011年,3150噸快鍛機制造的30噸鍛件、單件澆鑄200噸的大型鑄鋼件均填補云南省空白;2012年,自行設計制造的MQY3600x6000濕式溢流型球磨機正式交付使用,總長19.4米,總重達191.4噸,這是云南重型裝備制造企業自行研發生產的當時最大日處理量的球磨機。
隨著昆鋼公司鋼鐵主業加強產品升級和產業鏈延伸工作的推進,滿足抗震要求的鋼筋及以上高強抗震鋼筋、品種鋼、高強度抗震型鋼、合金鋼等差異化產品研發生產力度持續加大,產品差異化競爭能力得到提升,2016年新開發了4個牌號的新產品,生產差異化產品70.21萬噸。通過加強鋼鐵主業產品升級和產業鏈延伸,也進一步推動了昆鋼公司鋼結構、抗震鋼構民居、標準件加工等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
著力構建產業新體系
上述負責人介紹,如今昆鋼公司已經形成傳統產業、新材料產業、現代物流、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板塊。昆鋼公司將通過“優二產、增三產”方式,著力打造鋼鐵智能制造基地和“工業遺址+文化旅游+大健康”基地,實現鋼鐵生產制造商向生產服務商轉變,帶動昆鋼公司實現產業轉型發展。
此外,通過“去二產、轉三產”方式,實施昆焦轉型項目,走現代物流引領帶動高原特色農業、生態保護、精準扶貧和產城融合的產業發展路子,以全產業鏈、循環經濟、產城融合的發展路徑,加快培育新動能,構建產業新體系,為云南生態文明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輻射功能打造和精準扶貧工作作出示范。
其中,緊緊圍繞“昆焦轉型”和“本部搬遷轉型”兩大轉型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昆明寶象臨空國際物流產業基地”“安寧草鋪新區綠色智能制造基地”“昆鋼公司本部工業遺址文化旅游及大健康基地”三大產業基地。
按照“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求,加快啟動實施云南“工業云”和“工業大數據”平臺項目、鋼鐵智能制造項目、智能化礦山項目、鋼結構智能制造建筑項目、寶象國際臨空產業園項目、本部轉型及安寧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