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與神華準能集團簽訂了《煤矸石綜合利用協議》,與中煤科工公司簽訂了《高嶺土選礦廠協議》,與質源恒泰清潔能源公司簽訂了《清潔煤氣供應保障協議》,全力孵化百億元高嶺土產業園區,精心打造煤系高嶺土產業集群。
目前,我國煤矸石累計堆存超過50億噸。隨著煤炭的開采洗選,每年還將增加2億多噸。煤矸石長期大量堆放,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還會污染大氣、土壤及水體。煤矸石自燃,還會引發火災甚至滑坡等地質災害。
在產業化利用過程中,煤系高嶺土需要經過煅燒或改性。對企業而言,這是增加成本、影響利用的一道坎。為此,多個業內研究團隊瞄準難點“靶向發力”,發展煤系高嶺土礦物功能材料,拓展新的應用領域。
在中國首屆高嶺土產業發展與合作洽談交流會上,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與其它非金屬資源相比,高嶺土不屬于中國的優勢資源。在資源分布上,我國煤系高嶺土和非煤系高嶺土儲量相當,但煤系高嶺土的利用才剛剛破題。在產業發展上,一方面陶瓷質量正在重獲信任,從海外“往回背馬桶蓋的現象在減少”,對周邊國家陶瓷出口大幅增長。另一方面,基于化解過剩產能、提高環保門檻的新一輪行業洗牌全面推開,粵贛多家陶瓷廠面臨環境綜合整治,湘閩黔上百家陶瓷廠被迫停產。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高嶺土—陶瓷產業的轉型迫在眉睫。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包鄂地區優質煤系高嶺巖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儲量17億噸,品質優良、供應穩定。現有陶瓷企業無論就地轉化北方的煤系高嶺土,還是向北方轉移產業及技術,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