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選煤廠技術改造設計
(發表年份:1999年)
選煤工藝在技改設計中必須依靠科技成果,總結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工藝、新設備來提高工藝和設備的裝備水平,適應市場需求,提供各種對路、質量好及經濟效益好的煤炭產品。在當前市場對產品要求變化大的情況下,在選煤工藝設計中的幾個問題分述如下:
1、煉焦煤選煤廠工藝的技改問題
由于原煤全部入選,入選下限到0mm,且產品品種和質量要求單一,如發生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指標變化時,選煤廠的原煤及產品處理系統變化不大,且改造簡單,而分選和產品脫水部分變化較大,其中主要是重選部分,對重介選煤廠來講,如市場要求產品質量指標變化時,僅需改變分選密度就能滿足要求,故重介選適應性強而跳汰選則難度較大,如原煤性質及產品質量變化時,跳汰法有時則難以適應,這時就需要改變跳汰工藝或增加重介工藝等的補套工程。在改造工程設計中盡可能地改造或更新原有設備,設備配置時應充分利用原有設施和廠房空間,實在不可能時,才考慮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
2、動力煤選煤廠的技改問題
目前,由于煉焦煤市場飽和,且市場需求量已趨穩定;而動力煤的需求量則越來越大(如電廠等),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故新增動力煤選煤廠已提到議事日程,甚至某些礦區的煉焦煤選煤廠也要求改變入選動力煤的可能。近十年來,對動力煤選煤廠的新增設計或技改設計的選煤工藝考慮的設計原則,一般仍以選塊煤為主。但近期有提出為滿足用戶產品高質量要求,應考慮原煤全部入選。
2.1動力煤入選粒度的下限和上限
動力煤入選粒度下限通常為25、13、10mm或6mm,對特殊用途要求的入選粒度下限視煤種與用戶對產品用途要求而定。對冶金高爐噴吹用的無煙煤、出口煤及某些用戶要求產品質量高(城市環保要求)的煤,當塊煤入選達不到要求時,可考慮入選下限到0.5mm或0mm。
生產水煤漿的選煤廠由于制漿要求,考慮煤泥浮選,故入選下限可到0mm。
動力煤電廠燃煤量較大,選煤廠設計中為了減少煤泥水處理方面的投資,以選塊煤為主,其分選粒度下限到何級別?必須將篩下末煤及脫水后煤泥摻入塊精煤中作為混煤為設計原則,其下限(25、13、10或6mm)視煤質資料計算優化產品結構和經濟效益而定。
2.2動力煤選后產品
按對路銷售,塊煤主要是供氣化用煤或城市特殊民用燃料,末煤供電廠或民用燃料,在選煤工藝設計中要考慮在今后生產中末煤要提高產品質量且價格合適、經濟效益好;設計中應考慮有末煤入選的可能及廠房布置有擴建的余地。
2.3選煤方法的選擇
宜采用跳汰法、重介法或動篩跳汰機排矸法。至于嚴寒缺水地區煤質條件適合且塊煤中含矸量大時,可采用動篩跳汰機排矸法;目前,生產入選下限為25mm,上限為300mm,適用于對煤質無過高要求的產品,主要用于排除矸石,單位處理能力大,節能節水;關于采用風選法時,風力搖床及復合式干法分選機生產中較符合實際,稍可靠些,適合于易選、中等可選性煤,原煤外在水分小于7%及9%,高密度分選較低密度分選好,矸石混入精煤少??煽紤]在小型選煤廠使用,大、中型選煤廠采用需慎重。
2.4 煤泥水處理及煤泥回收問題
根據國家制定的《環保法》,對煤泥水處理及煤泥回收應慎重對待,意見是煤泥水仍應二段濃縮及二段煤泥脫水,即粗細煤泥分別濃縮及脫水,其中主要是細煤泥脫水問題,目前設計及生產中采用較多的是壓濾機,它是選煤廠煤泥水處理方面達到環保要求的重要手段。但這部分細煤泥水分高達22%~23%,由于粒度細,水分高,濾餅難以均勻摻入末煤,給電廠也不受歡迎。設計中一是單獨處理堆放場外,晾干后再混入未選末煤中,一種是濾餅設置破碎裝置,將破碎后的煤泥均勻地摻入末煤中,后者是主要方法之一。一些選出口煤等的選煤廠,入選下限到0.5mm或0mm,這部分煤泥量大,脫水在有條件下可采用加壓過濾機,VPA壓濾機等,使其水分降到18%以下,可混入洗混中當作動力燃料用。
2.5動力煤選煤廠篩分車間配置問題
動力煤的選前篩分效率受原煤粒度、外在水分等因素影響。尤其是礦井采煤方法改變,對原煤粒度影響較大;另外井下灑水噴霧對原煤水分有影響。過去,篩分車間配置設計中有二種方式:一是單獨配置,在準備車間到裝車倉、主廠房之間;一是配置在主廠房上部,根據原煤性質的變化及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而定,但前者配置方式其系統具有靈活性,當原煤水分不大且篩后末煤產品質量能滿足用戶要求時,則末煤不入選可直接外運裝車,反之亦可去主廠房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