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武宣縣武宣鎮城北路草廠村項目現場,一幢嶄新的三層建筑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縣實驗初中的這棟教學綜合樓,9月份開學就能投入使用。”項目施工負責人李業池說,該項目占地120畝,總投資1.07億元,辦學規模60個教學班3000名學生,去年底開工建設。
這是當前武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該縣提升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發展新興產業,借助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武宣庫區建設機遇,調整“一園四區”發展布局,謀劃發展百億元碳酸鈣產業。
“我們創新探索一個工作方案、一名縣四家班子領導作為責任領導、一個單位作為牽頭責任單位、一名分管領導具體抓、一名項目推進聯絡員、一名縣重大辦人員全程跟蹤協調服務工作、一套工作機制推進項目建設‘七個一’工作機制,確保項目推進工作措施、領導、責任、人員和服務‘五到位’。”武宣縣委書記高賢斌告訴記者。同時,該縣每月召開一次項目推進會,上半年共為企業解決生產、建設困難60多個。華潤水泥二期、華潤公司年產500萬噸機制砂、中金嶺南三期等項目在有序推進。6月28日,總投資25億元的黔西碳酸鈣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建。武宣縣被授牌“廣西白云石之鄉”。
貼心服務助推招商項目落地。該縣圍繞碳酸鈣、新能源、港口物流、機械制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等七大產業,組織了13批次100余人次外出北京、廣東、南京、寧波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2.5億元的海天生物碳酸鈣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1.8億元的興業新能源大榕水庫光伏扶貧示范電站項目、1.5億元的金桂旅游東鄉大景區等項目簽訂協議,前6個月開竣工項目11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今年上半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61億元,同比增長7.7%;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66.5億元,增長17.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53億元,同比增長17.6%。財政收入完成4.53億元,同比增長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