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加坡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在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的支持下,于2017年3月27日在北京舉辦“攜手合作,通商東南亞”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共有來自中國、新加坡、越南等國家的企業代表、協會和商會領導約70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砂石骨料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愿與東盟各國共同推動在砂石骨料及裝備方面的合作。上海云統創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執行董事李藝靈;山美國際(新加坡)有限公司(山美股份子公司)總經理崔小兵;浙江雙金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國際事業部總經理胡建華等眾多砂石骨料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次會議以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市場為主要目標,對中國企業進軍、拓展東南亞市場的渠道和方案等提出建議,旨在協助中國企業進一步了解東南亞市場機遇,在“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指引下,促進新中企業合作、攜手拓展海外市場,加快中國砂石骨料及裝備企業與東南亞企業的進一步合作,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中國新加坡商會會長薛寶金在致辭中指出,新加坡與中國是合作緊密的友好鄰邦,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亞太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新加坡企業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中國企業攜手“走出去”,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做出更大貢獻。中國新加坡商會成立以來,致力于推動中新兩國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兩國企業間的貿易、投資等交流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是中國新加坡商會發展的第十五個年頭,中國新加坡商會會繼續為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提供好的平臺和良好的交流機會,通過互通信息,從而實現優勢互補。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大會發展,他指出新加坡為東南亞“一帶一路”重要平臺和支點,為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有重要戰略意義。2017年是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充滿機遇的一年,其原因有三點。首先“一帶一路”建設的關注點是推動產業合作、產業升級,從而實現經濟增長。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具有產能和技術優勢,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資金優勢,“一帶一路”沿線的許多國家尚處于工業化前期,雙方合作可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其次東盟經濟共同體已經宣布建成,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正在談判組建中,這一系列新的區域經濟局勢發展對中國與東盟的深化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他指出東盟現在正在積極實施《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藍圖》和《東盟互通互聯總體規劃》,為東盟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愿景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2016年世界大國都在紛紛發展與東盟之間的關系。一年之內三國紛紛與東盟召開峰會:2月份在美國召開了美國東盟峰會,5月份在俄羅斯召開了俄羅斯東盟峰會,9月份在萬象召開了中國-東盟峰會。此外,歐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國,也紛紛在發展與東盟之間的關系,成為東盟經濟增長重要的外部支撐。中國也非常注重與東盟的合作,2016年是中國和東盟關系不斷發展的一年,也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的第一年。雙方簽署的《產能合作聯合聲明》,第一次將雙方之間的產業合作提高到了特別高的地位。
他給中國企業走進東盟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應抓住至少10年的經濟可持續增長商機,6億的消費體,并為開拓歐盟等更加廣拓的市場消除障礙。其次進入新加坡,利用新加坡政策透明,經濟穩定,法制健全的投資優勢與新加坡聯手開發區域市場。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最多的是新加坡,每年有約1萬家企業正在注冊。在開發第三方市場方面,中國企業‘走出去’經驗不豐富,可能存在政治風險。
最后許寧寧給中國企業提了三點建議:中國企業走進東盟,應展現低調的姿態,不土豪金,不隨便許愿,實現服務好,產品質量高。在‘走出去’之前,要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免走彎路,找到合適的可合作伙伴。實現發展要從長計議,不要圖一時之快,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惠及當地民生。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簡稱”企發局”)中國司,華北區北京辦事處主任張欣薇在大會作主題演講。她說到,企發局是推動新加坡對外經濟發展的政府機構,旨在促進以新加坡為基地的企業的海外發展和國際貿易,是建立國際貿易,實現各類投資的跳板。
在主題討論環節,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商業銀行部華北區總監張泊指出,從項目投資招標階段到最后的日常運營,東盟各國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企業貸款,資金扶持,抓住“一帶一路”巨大商機。
黃德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謝慶祥為新加坡以及跨國公司不同的業務領域,包括基建、貿易業、制造業、信息技術業等領域提供法律咨詢與建議,也針對東南亞聯盟的跨境交易提供法律咨詢。他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了解東盟各國法律法規差異性,在合作過程中對法律體系的不了解往往會給企業家的談判帶來偏差,如若處理不當,會導致成本增加、時間延長、與預期目標相違背的不利后果,從而導致失敗。
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主任鄧璧君闡述了新加坡區域內的建筑、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等領域的各類爭議和非爭議業務,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給出了一些建議。
樂宇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總裁鍾銘光認為,中方企業‘走出去’可以在新加坡設立戰略樞紐,向海外﹑東盟﹑亞太和世界其他地區開發并拓展業務,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勝科園區管理有限公司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國際招商部經理施勇勝表示,勝科集團在中國能源、水務、海事和城鎮發展有超過二十年的投資運營經驗,中國企業可通過加一戰略之東南亞制造海外掘金,踐行“一帶一路”戰略。
(富媒迪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創辦人江奮強指出中國企業進入外國的“水土不服”。他指出因語言、文化、營銷平臺的差異,許多國內有資質、名氣的品牌在國際媒體平臺欠缺良好的品牌效應。與中國不同,東盟國家經濟發展沒有那么快速,并因營銷工具不同,在東盟國家投資需要更加穩健的發展,加之每個國家的接受度不同,本土化具有差異性,因此針對各個國家的營銷方式也應因地制宜。
此次會議的召開給中國砂石及裝備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諸多建議,在運用中國傳統手段的同時,其應意識到語言、文化差異以及法律政策體系的不同,拓展思路,可與新加坡企業攜手合作,充分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幫助和促進企業走出去。在中國,部分砂石骨料企業,已經走出去,參會的砂石骨料企業也表達了強烈走出去意愿,并且國內很多企業具備了“走出去”的實力,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走出去”。甚至是急于求成,把走出去當成一項政治任務,為了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而走出去,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走出去很難會成功,而且潛在巨大的風險。中國砂石協會也會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整合各種資源,調動廣大企業積極性,引導其投入到“一帶一路”的宏偉事業中來,為砂石骨料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