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組織編制的《青島市“十三五”城市管理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準發布。該規劃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提出了未來五年城市管理的發展思路、主要任務和實施路徑,將多舉措解決“城市病”。
《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城鄉環衛工作整體達到國內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市區道路清掃保潔達標率達到100%,市區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8%以上,推行人機結合、聯合作業模式,達到“以克論凈”深度保潔標準。
統籌規劃5大垃圾處理園區,建設小澗西、黃島、即墨、萊西、平度5座垃圾焚燒廠及填埋場等垃圾處理項目,全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力達到10000噸/日以上。推進“第五空間”衛生間建設,新增公廁820座。
《規劃》中還提出,提高道路照明裝燈率,推進實施開放式老舊小區路燈安裝工程。新改擴建城市道路裝燈率達到100%,主干道亮燈率達到98%,次干道、支路亮燈率達到97%。加大景觀照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一帶五河九區、六橫五縱、多點布局”的城市景觀照明框架體系,智能化控制技術應用率達到85%。
《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立“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大城管”體系高效運轉;創新“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執法規范化、安全系統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宜居宜業環境享譽國內;打造“城市管家”品牌,使城市管理體系大完善、執法大規范、供給大提升、服務大轉變、秩序大優化、安全大放心,形成“青島治理模式”,實現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較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規劃》系統提出“十三五”時期城市管理17個方面36項主要城市管理指標,包括城市執法、公共服務、安全應急、供水節水、燃氣、供熱、道路橋梁、停車管理、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排水、城市照明、愛國衛生、數字城管、網格管理、公眾參與等指標。每項指標均列出任務分解、實施路徑和完成時間,明確完善120余項城市管理措施,建設130余項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體現了城市管理標準的國際化、生態化、舒適性和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