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我國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技術短板依然是制約我國礦產資源利用效率的一道坎。12月1日,2016年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遴選會議在北京舉行,37位采礦、選礦領域的專家將對最新申報的117項先進技術進行篩選,優中選優,以讓那些具有創新性、先進性、適用性的技術在礦業領域快速得到更廣泛的推廣應用。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多次做出指示批示。憲法、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對節約集約利用礦產資源都有明確規定。黨的十八大報告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要求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十八屆五中全會做出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的戰略部署,這是未來5年以至更長時期我國資源利用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
實際上,國土資源部對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一直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先進技術的轉化,已經發布了四批先進技術推廣目錄,本次是第五批遴選。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2016年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指出,著力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貫徹“框定總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要求,全面提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動綠色發展落到實處。
在本次先進技術遴選會議上,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副司長夏木清介紹,2012~2015年,國土資源部分四批發布了210項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對加快先進技術的轉化,實現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夏木清表示,節約集約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是國土資源部的重要職責,節約與綜合利用是其核心內容,2012年以來,國土資源部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方面著重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以摸清綜合利用家底為目標的“三率”調查評價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分礦種制定資源合理利用標準,為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劃定“紅線”;三是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四是監督管理日益加強。
“當前,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我國礦業形勢持續下滑,主要礦產品需求疲軟,價格持續大幅下跌,礦業公司業績大幅回落。”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先達對此深表憂慮,在這種背景下,由于產品銷路不暢,利潤水平走低,礦山開展綜合利用的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
陳先達建議,政府要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上進行適度扶持,制定約束性指標,運用市場手段“獎勵好的,淘汰差的”,同時還要牽頭發揮多方力量做好服務工作。他表示,科技創新和引進先進技術是實現礦山“提質增效”的不二法寶。幾年來,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先進適用技術,就是為了以企業為主體,推動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的不斷提高。
據了解,本次遴選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優中選優,專家根據自己判斷,獨立對本組內每項技術從技術本身的創新性、先進性、適用性,以及成效顯著性和推廣可行性5方面進行打分,主審專家根據討論情況提出專家組評審意見。國土資源部將根據評審結果,將本次遴選出來的先進適用技術列入第五批推廣目錄,向社會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