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臺綠色節能高效的CSM-250立式攪拌磨在云南錫業集團羊壩底選廠成功投用,11月16-17日,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云南錫業集團公司在這里召開立式攪伴磨應用技術交流會。
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云南錫業集團、江銅集團、金川集團、銅陵有色集團、金堆城鉬業、白銀有色、洛陽欒川鉬業、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西部礦業、中國黃金集團、紫金礦業、山東黃金、招金、鞍鋼、攀鋼、酒鋼、中國五礦、撫順罕王、萊鋼、中國恩菲、中國瑞林、長沙有色冶金設計院、昆明有色冶金設計院、長春黃金設計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計100余名代表共同分享技術成果和成功經驗,深入探討細磨技術創新發展,助力礦山行業轉型升級。
中信重工副總經理瞿鐵在致辭中表示,公司將持續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核心制造+綜合服務商”的競爭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節能、綠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業,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多、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實現與客戶共贏發展。
云錫集團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老廠分公司副總經理黃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信重工的立式攪拌磨占地面積小、安裝調試周期短、操作簡單、維護量少、單產電耗低,自投產以來已安全連續穩定運行5個月,產品產量和粒度指標完全滿足設計要求,銅精礦品位提高1.07個百分點,回收率提高1.47個百分點,累計為公司實現效益900萬元。”
強強聯合
樹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典范
創新驅動,技術先導,歷經60年的建設與發展,中信重工已發展成長為國家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最大的重型裝備研發制造企業之一。云錫集團在100多年的發展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錫生產加工基地、錫化工中心,以及世界級的稀貴金屬研發中心。羊壩底選廠隸屬于云錫集團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老廠分公司,是云錫集團三大選礦重要基地之一,而其單銅礦硫化礦系統原有球磨系統處理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且存在產品粒度偏大、電耗偏高、穩定性差、維護量大、運轉率低等問題,滿足不了后續選別工藝需求。基于前期的充分論證和雙方在大型磨機領域的友好合作,云錫集團在此次改造項目上再次選擇中信重工。
采用中信重工立式攪拌磨進行升級改造,對羊壩底選廠來說,實現了高效、綠色的雙重目標。據現有數據測算,一方面系統日處理粗精礦能力從原來的1100-1200噸提高至1450-1550噸,預計羊壩底選廠將增加銅精礦3.9萬噸/年;另一方面,將降低電耗66萬千瓦時/年,降低襯板及研磨介質消耗16.8噸/年。在現場100余位專家、代表的見證下,中信重工贈予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老廠分公司“國內立式攪拌磨機首臺應用榮譽客戶”。與此同時,中信重工與云錫集團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推動礦山行業向高效、節能、智能化方向發展。
與會專家、代表認為,中信重工立式攪拌磨機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交流會上,酒鋼集團宏興鋼鐵公司與中信重工簽訂了粉礦懸浮磁化焙燒選礦改造項目CSM-1120立式攪拌磨合同。
中信重工首席技術專家張路明對記者說:“中信重工已研發出12種規格立式攪拌磨,功率范圍覆蓋250kW-4000kW,廣泛應用于銅、鐵、鉬、硫等精礦或粗精礦的再磨,可向全球客戶提供標準化、系列化的立式攪拌磨產品。”
據了解,目前中信重工立式攪拌磨產品已銷往云銅普朗銅礦、安徽銅陵有色沙溪銅礦并出口至智利丘基卡馬塔銅礦、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金礦等國際市場。
“雙創”引領
打造礦山行業全生命周期供應商和服務商
作為企業推出的又一綠色節能高效產品,中信重工立式攪拌磨的研發與企業始終堅持的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的“雙創”密不可分。作為全國“雙創”示范基地,中信重工積極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立式攪拌磨的研發正是公司本部聯合澳大利亞研發中心,以及悉尼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綜合優勢,依托企業擁有的集實驗技術、工藝技術、工程技術、產品技術、材料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一體的研發體系開發出的新產品。
長期以來,我國礦物資源開采能耗高、效率低,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關鍵礦山裝備及技術依賴進口。為打破國外壟斷,推動行業綠色發展,中信重工自2008年起全面啟動高端礦山重型裝備技術創新工程,致力于礦山裝備工藝、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全球化經營,創新打造了包括大型掘進機、大型提升機、大型破碎機、大型輥壓機、大型磨機、大型立磨、大型攪拌磨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產品,形成了大型化、集成化、成套化、低碳化的綠色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礦業裝備供應商和工業項目解決方案服務商。該創新工程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