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濟寧市辦礦水平,《濟寧市非煤礦山轉型升級提高安全環保節約質效管理水平實施方案》于昨日印發。文件指出,市將利用3年時間,通過綜合整治使非煤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全部達到省、市規定的標準要求并有新的提升,落后產能實現有序淘汰。為此,我市將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并對歷史形成、責任滅失的重點老空區山體開展治理,修復礦山地質環境。
堅決打擊取締偷采盜采、超層越界開采等行為
該《方案》給出了重點任務列表,其中,開展“打非治違”專項治理被放到首要位置。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安全生產條件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三率”達不到國家和省級最低標準、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礦山,依法堅決予以關閉。堅決打擊取締偷采盜采、超層越界開采和以探礦、基建名義非法組織采礦和非法選礦等行為。
為從源頭治理,我市將提高礦山建設項目準入門檻,嚴格審查新上項目的條件和手續,“十三五”期間,原則上不再新批地下開采非煤礦山項目。新建露天礦山一律不低于市政府規定的最低開采規模,與周邊礦山、村莊等重要設施的安全距離不低于300米。《方案》還要求嚴禁在禁采區內開展任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禁止在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沿線區域核心保護區新建、改建、擴建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
總評為“差”的企業,列入關閉淘汰名單
按照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綜合評級指標,對所有礦山企業進行“四評級”。總評等次為“優”的企業,列入“發展壯大”一批名單,給予重點扶持;總評等次為“中”的企業,列入“規范提升”一批名單,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善提升;總評等次為“差”的企業,經整改后仍未達到法定條件的,列入關閉淘汰一批名單,依法予以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停業,或者撤回許可證。
在提高礦山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方面,地下礦山要設立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至少配備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者本科以上學歷且具有3年以上地下礦山工作經驗的采礦、地測、機電專業技術人員各1名。
此外,處于可持續發展的考量,我市將深化礦山企業污染治理,依法落實礦山企業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實施更加嚴格的礦山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礦山排放廢水的受納水體應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的運行管理、廢氣廢水的監測處理、地下水的監測監控等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要求。
新聞1+1
我市將構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模式
9月8日,濟寧市國土資源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殿宏做客東方圣城網“在線訪談”欄目。李殿宏在節目中表示,今后我市將加快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編制工作,促進農民住宅向集鎮、中心村集中。同時,打造采煤塌陷地和生態建設的“濟寧樣板”,積極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模式。
據李殿宏介紹,今后我市將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開發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三線”,初步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建立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耕地保護體系。打造采煤塌陷地和生態建設的“濟寧樣板”,積極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模式。
此外,我市將以新一輪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調整完善為契機,結合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進一步開拓儲備土地來源。發揮土地杠桿作用,注重引導培育牽動性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大力推行多層廠房的開發建設,鼓勵深度開發利用地上、地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