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洗選過程就是將礦井生產出來的原煤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洗選加工,是煤炭提質增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煤炭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神華神東洗選中心緊緊抓住“市場”和“效益”兩個重心,提質量、增效益,上半年實現增效4.73億元,打好了洗選提質增效的“攻堅戰(zhàn)”。
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洗選中心積極探索建立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生產和銷售的無縫對接。“市場要什么煤,我們第一時間切換系統,生產什么煤。”洗選中心工藝煤質部經理朱子祺說道。
公司每周會給洗選中心下達“品種煤”需求計劃,“品種煤”主要是特種煤和精塊4等售價較高的煤種。根據計劃,洗選中心實時調整生產組織方式,如今年2月份上灣選煤廠精塊2煤種銷售不暢,每天需求1列,其余的精塊2要按照混煤進行銷售,勢必造成利潤損失。于是洗選中心積極協調,將需求的1列精塊2由布爾臺選煤廠生產,上灣選煤廠調整生產方式,生產市場需求較好的特低灰。2月份上灣選煤廠共生產外運特低灰31.9萬噸,實現利潤1355.62萬元,較按混煤銷售增加利潤818.03萬元。
上半年,為了積極響應市場變化,洗選中心重點完成了上灣選煤廠精塊2切換特低灰;補連塔2-2煤特低灰與1-2煤精煤按1:1配裝生產神優(yōu)2;大柳塔選煤廠大井系統精塊4切換特低灰,活井系統末精煤回摻混煤出神混1。布爾臺選煤廠原煤分倉入洗,生產發(fā)熱量為5200kcal/kg和4600kcal/kg兩種混煤,其中,5200kcal/kg的混煤進港銷售,4600kcal/kg供包頭煤質烯烴用煤。
這一系列響應市場做出的調整,讓公司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脈搏,保證了市場份額,實現了企業(yè)效益最大化。
優(yōu)化生產工藝
特種煤生產無疑是利潤的重要增長點。公司特種煤的品種主要有精塊2、精塊4和特低灰,精塊2和精塊4粒度要求是25-200mm,特低灰煤粒度要求為0-50mm。
特種煤生產過程中塊煤需求比例相對較大,價格也略高。為此,洗選中心以塊煤系統能力最大化運行為原則,以提高原煤篩分效率為基礎,優(yōu)先組織塊煤洗選,降低入洗下限,實現最低成本下的特種煤增產。采取煤倉高倉位的運行方式,降低了煤炭在落倉過程中的落差,確保成塊率。同時,在溜槽內鋪設橡膠緩沖板、緩沖臺,并在落料點下方增加緩沖床,減少塊煤與溜槽的直接接觸,避免了物料在轉載運輸過程中的過度破碎。
在特低灰煤生產組織上,洗選中心實現“以需定質”組織生產,根據原煤煤質化驗指標和市場需求要求指標,精準測算洗選工藝參數,并實時起停末煤系統,在保證煤質指標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
上半年,洗選中心特種煤產量完成1396.85萬噸,超作業(yè)計劃317萬噸。其中塊煤726.65萬噸,特低灰670.20萬噸,實現總體增效1.43億元。
挖掘系統潛力
混煤在售價上較特種煤的優(yōu)勢較低,混煤煤質每提高10kcal/kg售價提高0.7元,因混煤的產量大,通過混煤提質,實現的利潤也不容小覷。
為了提升混煤煤質,洗選中心在哈拉溝選煤廠引入弛張篩、選前脫粉技術,大幅度降低了系統的原生、次生煤泥量;在榆家梁選煤廠、石圪臺選煤廠試用新型篩板降低原煤分級粒度,提高篩分效率。增加塊煤產率同時提高了二層精煤量,在保證塊煤外運的前提下,加大二層精煤回摻混煤的比例,利用優(yōu)質煤帶動混煤提質;針對哈拉溝、補連塔、上灣、大柳塔四個選煤廠對應礦井不同煤層原煤質量差異較大的情況,采用配洗的方式,實現最大化排矸、降硫;對各選煤廠易造成煤泥水質量下降的矸石篩篩下水環(huán)節(jié)進行“內循環(huán)”工藝改造,進一步加大細粒級矸石排放,降低煤泥灰分,提高混煤發(fā)熱量。
上半年,洗選中心商品煤水分完成16.2%,灰分完成10.52%,硫分完成0.51%,發(fā)熱量完成5560kcal/kg,較年度考核指標提高60kcal/kg,增效3.3億元。
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效益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基石。洗選中心積極響應市場需求,注重煤炭洗選過程的質量管理和工藝控制,向質量要效益,打好了煤炭洗選提質增效的“攻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