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科建采石有限公司25萬立方米/年碎石開采加工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網上公示
一、工程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哈爾濱市科建采石有限公司25萬立方米/年碎石開采加工項目
建設地點:本項目位于哈爾濱市阿城區大嶺鄉
總投資:420萬元,
建設規模: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0.105km2,其中開采區面積為0.078km2。年開采加工25×104m3普通建筑用碎石。
職工人數:16人
工作制度:年生產240天,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
二、周邊主要保護目標位置和距離
本項目距最近敏感目標東合屯341m,東合屯位于項目西側。
三、項目選址選線
本項目選址位于哈爾濱市阿城區大嶺鄉,符合當地的礦產資源規劃。產品通過南側道路進入阿橫公路,運輸路線主要環境敏感目標較少。
四、主要環境預測情況
1、環境空氣
粉塵經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推薦的面源估算模式(SCREEN3)估算,粉塵最大落地濃度低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標準限值,做到了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項目環境保護目標在據本項目較遠,且不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上,粉塵經大氣擴散后對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較輕。
采石場爆破所產生廢氣量不大,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項目生產機械和運輸車輛較少,燃用汽油或柴油產生的廢氣量較小,在空氣環境中經一定的距離自然擴散降解后,對評價區域空氣質量影響不大。
2、水環境
運營期不產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經排入防滲旱廁所,定期外運堆肥不外排,對水環境影響小;廢石場、臨時表土堆場經采取如截排水溝、攔擋措施后對水環境影響小。
3、聲環境
運營期噪聲主要是爆破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噪聲、道路運輸噪聲等,通過加強管理、合理實施爆破作業、禁止夜間施工和距離衰減等降噪后做到達標排放,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目標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
運營期采石場剝離產生表土堆存于臨時表土堆場內用于后期綠化覆土,不外排;采場剝離和開采產生的廢土石堆存于表土暫存場,外售綜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由本項目建設單位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填埋。運營期得到了妥善的處置,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5、生態環境
(1)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項目占地類型主要為采礦用地及林地,所占各類土地面積占阿城區相應的土地面積比例較小,項目占用土地對阿城區土地利用影響較小;另一方面,土地的占用、使用功能的變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價值。
(2)對植物、植被的影響
項目占地范圍內植被類型為草叢、人工植被(旱地)等,植物種類均為常見植物種類。項目在施工和生產中通過場區綠化和開采結束后合理的搭配不同種類的土著植物植被,經過一段時間后可逐漸恢復原有的生態環境,項目對植被、植物的影響可以接受。
(3)對動物的影響
項目區主要動物是小型獸類、小型常見鳥類,數量不多,項目實施對動物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4)對景觀的影響
由于礦山開采規模不大,占地面積小,對于較大范圍的生態景觀來說,本次礦山占地和工程行為造成景觀影響面甚小。
(5)水土流失影響
項目開發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針對工程的性質,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植被措施和管理措施,嚴格落實提出的各項水保措施后水土流失影響很小。
五、擬采取的主要環保措施
1、環境空氣保護措施
采取濕式作業方式;對廢石場、采場、工業場地、道路實施灑水降塵措施;爆破方式采用控制爆破,控制用藥量,減少揚塵量和爆破廢氣量;加強運輸車輛管理,如運輸車輛應低速勻速行駛、嚴禁車輛超載超速行駛、運輸車輛加蓋篷布以防止石料潑灑加重運輸揚塵污染等;加強綠化以減少揚塵的擴散面積。
2、水環境保護措施
運營期不產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經排入防滲旱廁所,定期外運堆肥不外排,對水環境影響小;
廢石場、臨時表土堆場淋濾水通過截、排水溝及攔擋措施后外排。
3、聲環境保護措施
嚴格實施一天一班的工作制度,只在白天進行生產,夜間不生產;盡可能選用噪聲低、振動小、能耗小的機械設備;加強生產設備的日常維護;破碎機、篩分機安裝減振墊、隔板;運輸車輛低速、勻速行駛,禁止鳴笛,且將礦石運輸盡量安排在晝間進行;施工人員佩戴耳塞;爆破作業必須由專職爆破員進行操作,爆破作業時必須向所有人員明確警戒范圍等。
4、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措施
運營期采石場剝離產生表土堆存于臨時表土堆場內用于后期綠化覆土,不外排;采場剝離和開采產生的廢土石堆存于表土暫存場,外售綜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由本項目建設單位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填埋。運營期得到了妥善的處置,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5、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和政策,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確保采石場生產不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毀滅的破壞;認真做好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完善環境管理,落實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的監督管理措施;對于采石場開采破壞的植被,要制定補償措施,損失多少必須補償多少,原地補償或異地補償;加強生態環境意識宣傳,提高員工的生態環境保護素質;加強建設項目“三廢”管理,在重視生產的同時,要做好廢棄物的處理配套工程和職工勞動安全保障工作,盡量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職工自身健康的影響。
六、公眾參與的途徑方式
建設單位:哈爾濱市科建采石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曉東
電話:13796704466
地址:哈爾濱市阿城區大嶺鄉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黑龍江省清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北柞村
郵編:150038
聯系人:張博文 電話:15045656818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主要方式
征求公眾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可通過信函、傳真、電話、來訪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
項目建設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接受與環境保護無關的問題)。
2、公眾意見反饋
反饋方式:公眾可以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提交書面意見,并請提供具體聯系方式。
反饋時限:在本信息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哈爾濱市科建采石有限公司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