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知識產權局以科知秘【2015】551號文聯合發布了“關于公布2015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的通告”,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再次進入2015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名單,位居全省總排名(含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第36位,位居全省科研院所發明專利排名第5名(含中科院系統)、全省企業發明專利排名第24名、馬鞍山市發明專利總排名(含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第4名。
近來,中鋼馬礦院高度重視專利工作,先后制定并實施了《技術創新管理辦法》、《專利管理實施辦法》,設立了專利專項資金,專利申請費、代理費、年費、實審費等由以前的課題組支出改由院支出,并對授權專利給予獎勵,在二級單位年度考核、個人職稱評定、專家申報及各項先進評比中,把專利申報、專利授權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從而有效調動了科技人員申請專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專利申請呈現良好態勢,專利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0年以前,中鋼馬礦院專利申請量長期保持在個位數,2011年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20項,2012年、2013年、2014年專利申請量又連續突破30項、40項、50項。
2015年,中鋼馬礦院的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共申請專利61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31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0項;共有44項專利申請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專利權,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0項;另有9項專利申請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出的授權通知。特別是專利申請質量明顯提高,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雙雙超過實用新型申請量、授權量。
近年來,中鋼馬礦院除強化專利申請工作外,還特別強調專利實施、轉化工作,努力實現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
由于中鋼馬礦院申請的專利大多來自科研、設計、工程應用實際,申報的專利技術60%以上得到了推廣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例如,中鋼馬礦院發明的“低品位磁鐵礦石生產高質量鐵精礦的選礦方法”專利在太鋼尖山鐵礦、本鋼南芬鐵礦選礦中成功應用,取得了最終鐵精礦品位達69%以上,SiO2含量降低到3.8%以下、總回收率達82%以上的國內最先進的選礦技術指標,每年給企業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達2億多元。發明的 “一種采礦廢石土與固化尾礦的聯合混排技術” (ZL201110393457.x )發明專利,在我國某大型有色礦山成功應用,完成堆存尾礦量185萬噸,節約采空區處理費、尾砂堆存長距離輸送費及運營費等直接經濟效益0.8億元,保障礦山安全生產的間接效益達5億多元。發明的“一種尾礦干堆工藝新方法”(ZL201110392671.3 ),該技術主要選擇合適的土工材料,利用滲透固結排水、加筋填筑、邊坡穩定性以及尾礦復墾環保技術,實現尾礦土工織物復合體自然壓濾干堆,較好地解決當今尾礦儲存中所涉及的環境、安全和土地問題,為企業直接節省投資2000余萬元。發明的“多礦體露天地下時空同步開采方法”發明專利權(ZL201310462471.X)突破了常規的露天地下同期聯合開采或露天轉地下開采的思路 ,創建了露天地下多位一體環境重構開采模式和互適應開采技術,該技術在云南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礦山得到應用,形成淺部露天開采380萬t/a、深部礦體充填開采區上向水平分層充填法150萬t/a、深部礦體崩落開采區無底柱分段崩落法450萬t/a集于一體的開采系統,成效顯著。
近年來,中鋼馬礦院中鋼馬礦院大量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給中鋼馬礦院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也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