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網上流行這么一句話:有一種藍叫“淮南藍”,如果工作乏了,你可以望望天;如果眼睛累了,你可以望望天;如果心情煩了,你還可以望望天……“淮南藍”早已成為市民心目中向往的天空顏色,這也要得益于市持久不懈地開展煤場和散狀物料堆場整治工作,從源頭阻擊揚塵“元兇”。
截至9月16日,全市715個堆場,已整治完成554個,整改完成率為77.48%,總整改面積為2446248m2,按整改面積計算整改完成率為80.91%;四個批次掛牌督辦堆場項目共計259個,已整治完成232個,整改完成率為89.58%。
居民煩心的望北堆場問題解決了
7月6日,田家庵區望北新村小區業主20余人上訪,反映其小區旁有一處煤炭堆場離生活區太近,煤塵污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群眾利益無小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案,第一時間批示市城管局立即組織督辦。
經查,非法設置的臨時堆放點,占地屬于上海鐵路局淮南貨運中心所屬的望峰崗站貨物24道,約6畝左右,主要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受納及轉運物料。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該堆場內堆放煤炭約4000噸,堆放位置緊鄰望北新村小區西圍墻,存在煤塵污染現象,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針對此種情況,市城管局將該煤場列入全市堆場整治第四批掛牌督辦名單予以重點辦理;根據《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集中整治煤場和散狀物料堆場的通告》有關規定,7月9日,市城管局向淮南貨運中心送達了《關于停止下達望北新村煤場鐵路貨運計劃的函》;8月5日,市城管局、市環保局聯合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8月30日前必須完成貨24道煤炭清運清理工作。
8月20日,市城管局、市環保局和田家庵區政府在安成鎮政府召開了望北新村非法煤炭堆場整治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在堆場整治工作中,執法部門既會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要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維護好群眾的環境權益。相關執法部門就堆場整治工作的必要性以及相關整治標準進行了再宣傳,聽取了貨運中心和貨主倒計時轉運清場的計劃安排,并就有關工作再次提出了明確時間要求;8月24日,市城管局又向上海鐵路局送達了《關于督促淮南貨運中心限期整改望峰崗站貨物24道非法煤場的函》。強調逾期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有關規定按日計罰,同時申請公安、檢察機關介入,調查可能涉嫌的違法犯罪問題。
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8月31日,望北新村非法煤炭堆場全部堆料已完全清理完畢,同時,原煤炭業主表示,今后將不在該堆場從事易揚塵的污染物料堆放活動。
嚴防死守不讓揚塵“元兇”反彈
9月16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各縣區多管齊下,持續發力,不斷推進煤場和散狀物料堆場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按照整治工作總體部署,各縣區以沿路、沿礦、沿岸、城市中心、城鄉結合部為工作重點,積極推進堆場治理工作,目前全市沿岸碼頭堆場、各主干道兩側堆場均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對各堆場的治理過程中,各縣區從初期加強宣傳、鼓勵自主清理,到中期斷水斷電,助清助運,再到當前有的放矢,對拒不配合的堆場主采取了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有效的推動了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從數量和面積上來看,全市堆場整治完成率均突破80%,實現大頭落地目標。
與此同時,按照《安徽省建筑工程揚塵污染防治導則(試行)》的標準要求,市城管局對我市建筑工地進行了暗訪。經查,全市共有97個建筑工地,工地出入口硬化、沖洗、監控齊全的只有32個,其他工地不同程度存在缺項,車輛進出容易帶泥行駛污染城市道路,嚴重影響我市城市環境質量,目前,已將相關情況轉交市建委按職責進行查辦。
該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加快對各個堆場的復墾復綠,從嚴控制反彈;加快推進應臺孜綜合治理,落實道路硬化、治超、治拋、監控等相關工作;加強煤炭、矸石的生產加工環節管理,各縣區及環保部門需要對煤矸石粉碎機實行封閉管理,努力把矸石、煤泥加工運輸環節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強攪拌站綜合整治,各縣區政府、市直各相關部門需要抓好攪拌站硬化、堆場封閉、骨料密封等相關措施落實,確保攪拌站全部整改到位;加強運輸環節污染的治理,特別是鳳臺縣、潘集區、毛集實驗區煤炭車輛運輸管理,還市民一個碧水藍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