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能源工程公司基建公司承建的神東海勒斯壕集運站,土建施工已完成了近50%的工程量。截至目前,槽型倉土方開挖及錨噴支護完成99%,錨桿累計完成約10.97萬米;篩分破碎車間五層框架梁、板、柱模板安裝完成,鋼筋綁扎完成30%;汽車受煤坑混凝土澆筑基本完成,內腳手架安裝也已接近尾聲,預計9月底,除槽型倉外的其余土建單位工程將完成主體施工。
該集運站建設規模1500萬噸/年,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主要為外來煤儲裝運系統,共22個單位工程,土建部分總造價約2.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槽型倉、汽車受煤坑、篩分破碎車間、快速裝車站、集運站綜合樓、運煤專線公路等,除去冬季停工因素,有效建設工期僅12個月。
槽型倉是該工程最核心部分,長230米、上口寬43米、下口寬12米、地面以上高31.5米,地面以下深度達39.5米,施工工藝難度極大,建成后可容納18萬噸煤炭,將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最大的槽型儲煤倉。由于工程地質條件與原設計圖紙出入較大,基建公司對工程建設進行了前期策劃,組織技術人員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了論證,在設計方提出槽型倉基坑采用錨噴支護的基礎上,經過深入分析、反復試驗,最終采用自進式中空錨桿施工工藝,實現一次性高壓注漿錨桿錨固成功率100%,有效保證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