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綜合服務平臺成員單位汪清縣龍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東北電力大學合作開發的油頁巖干餾煉油半焦燃燒供熱發電一體化綜合利用技術項目,在北京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去年原油進口量達2.4億噸,對外依存度約57%,對我國能源安全帶來較大壓力。而我國是一個油頁巖豐富的國家,遠景儲量占世界第4位。其可采資源量約2400億噸,理論上可回收干餾油約100億噸。加快油頁巖開發利用,對于促進我國非常規石油開發,增加國內油氣資源供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2014年中國頁巖油產量達到每年80萬噸,但中國的頁巖油行業存在著技術水平與發展需求不均衡的現狀。國內頁巖油主要是通過“撫順式”干餾爐干餾技術生成。其技術水平基本停留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平。油頁巖干餾煉油收油率在60%——65%左右,而世界先進的油頁巖干餾技術則達到90%,而我國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
據介紹,油頁巖干餾煉油半焦燃燒供熱發電一體化綜合利用技術項目以10——100mm塊狀油頁巖為干餾原料,采用干餾干半焦、0——10mm小顆粒和干餾剩余瓦斯作為循環流化床鍋爐燃料為干餾供熱,率先在國內實現了油頁巖資源的充分利用。其油頁巖破碎篩分后10——100毫米塊狀油頁巖用于干餾煉油,煉油收油率超過90%;0——10毫米油頁巖小可粒、油頁巖干餾排除的干半焦和干餾氣,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燃料為干餾裝置供熱、發電。循環流化床鍋爐排除的灰渣符合國家環保排放的標準,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
據悉,油頁巖干餾煉油半焦燃燒供熱發電一體化綜合利用技術項目為世界首創,該技術不僅提高了油頁巖利用的經濟效益,還為我國油頁巖行業的發展開辟出了一條新技術路線,為推動我國油頁巖行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