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信重工公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唐山開誠電控設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唐山開誠”)80%股權。交易完成后,中信重工將依托唐山開誠井下機器人等技術和經驗,快速全面進入國內井下防爆、提升、控制、救援等系列裝備領域,與原有服務領域形成完整體系,成為國際領先的大型礦山智能成套裝備服務商。
中信重工上述并購,其實是該公司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掘金“智能礦山”的具體體現。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認為,新的工業浪潮最大的啟示就是,誰占領了前沿位置,誰就擁有了未來。無論是德國工業4.0或者是“中國制造2025”,都是大力推進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
公司基于這種對市場發展趨勢的認識,從2012年強力進入電力電子行業,專心專注低速重載大功率變頻傳動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大力開發自動化和智能化,形成了獨特的產業優勢,優勢表現為“核心制造+變頻傳動+智能化控制”。任沁新認為,如此,將使中國的重型裝備不僅擁有了中國“心”,還擁有中國的“大腦”。
目前,中信重工正積極研發機器人運動關節控制系統和礦山機器人項目、井下礦山和露天礦山的無人操作和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
任沁新表示,機器人是未來五年重型裝備制造行業的機會,中信重工將借助自身在礦山設備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客戶資源,進入這個領域。2016年6月,將在基地西側建成中國國家礦山裝備驗證中心以及八個實驗室;在一號、二號、三號三個聯合廠房,將要布局機器人運動控制關鍵技術、礦山工業機器人,以及井下礦山和露天礦山無人化操作控制體系。由于機器人行業門檻較高,不排除會借助其他平臺完成研發和制造。
此次重組標的公司唐山開誠,是國內煤礦智能安全裝備的領軍企業及唯一取得煤礦安全生產和救援用機器人系列產品生產資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唐山開誠以井下“無人值守”智能礦山為方向,下一步將結合中信重工的提升、輸送、網絡自動化等設備開展研究,充分利用其現有的機器人、傳感器、防爆控制及傳動裝備開展環境治理(通風、瓦斯、給排水等),高效生產(防爆控制及傳動加主機),全壽命周期管理(機器人巡檢,傳感及網絡化),防災救援等方面的研究,最終實現“井下高危行業無人化開采”的目標。
重組完成后,中信重工將全面進入國內井下防爆、提升、控制、救援等系列裝備領域,與原有服務領域形成完整體系,以此為依托致力于建設中國的無人礦山和智能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