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金剛石微粉基地”河南省柘城縣傳出喜訊:該縣產業集聚區以其擁有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84項國家自主知識產權、13項發明專利,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南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力量新材料、惠豐鉆石科技雙雙躍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縣創業服務中心申報成功,填補了該縣無科技孵化器的空白……
這是柘城縣繼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產業集聚建設十快縣”稱號,成為“河南省金剛石微粉及制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省特色裝備產業園區”、“全省最具產業競爭力集聚區”之后獲得的又一串豐碩成果,掀開了柘城縣開展科技創新,推進金剛石產業轉型升級的輝煌一頁。
說起惠豐鉆石科技的升級崛起,公司總經理王來福感慨頗深。他介紹說,10年前,惠豐還是一個靠給客戶來料加工生產金剛石破碎料和金剛石微粉的“小不點”。近年來,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配備了全數字設計、計算機變頻控制的金剛石微粉自動分選系統,投資5700萬元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金剛石微納級粉體實驗室和亞微米超硬材料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購置了全自動庫爾特顆粒計數及粒度分析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金剛石磁性物分析儀等先進設備,產能提高了10倍以上。公司自主研發的“金剛石微粉自動分選機”、“破碎篩分機”、“自動分級水循環利用裝置”等榮獲國家專利證書,被省政府列為“河南省新材料2012行動計劃”企業,成為我國最大的一家金剛石微粉制造企業、“河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首批骨干企業”。
據了解,該縣為了促進金剛石主導產業升級,積極采取“引聯建并重,產學研結合”有效措施,多次邀請國內20多位超硬材料專家教授來柘“把脈問診”,開展科技培訓;積極組織新源超硬、力量新材料、惠豐、萬克、翔泰等企業,與東北工大、河南工大、南京航大、鄭州“三磨”所、省科技廳等10余家科研院所“聯姻結緣”,建立了產學結合作基地;縣里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進力度,設立了5000萬元專項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重點骨干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工藝。幫助新源超硬、鴻翔、惠豐等企業建成了4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和河南省金剛石產業檢測中心,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和科研樓,成功引進博士8人,碩士30余人,高級技術人才150余人,具備了新產品研發、專利成果轉化、金剛石微粉及制品檢驗檢測的科技創新能力,有力地促進了金剛石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優化升級,保證了企業的高產出、高效益。2012年,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集聚區全部營業收入的62.8%。
近3年來,柘城縣著力拉長和完善金剛石產業鏈條,促進產業“上中下”一體延伸,產品向高精尖、高效益發展。集聚區入駐了53家金剛石及制品企業,建成了年產10億克拉金剛石原輔材料生產線,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由原來的單一微粉生產轉向原輔材料、單晶金剛石、金剛石粉體、系列化金剛石制品生產,金剛石制品達到7大系列130多個品種,金剛石年產量達10億克拉、微粉年產量達45億克拉,金剛石制品700萬件(套)。該縣萬克鉆石工具研發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金剛石薄壁鉆頭,其耐磨性較同類非納米材料提高了5至10倍,市場競爭力和產業支撐力顯著提高。
該縣縣委書記劉連昌充滿自豪地說:“2013年,我們將圍繞打造一流高新技術開發區、品牌示范產業集聚區,加快科技創新,著力創建省級、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主導產業規模和檔次,推進先進、厚德、金銳等重點項目建設,使柘城成為全國金剛石行業集群度最高、產業鏈條最完善的加工基地,讓柘城金剛石產業高新品牌叫響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