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振振動篩理論由東北大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在二00六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在校內完成全部試驗,達到實用化程度,現已在首鋼等現場成功應用。2011年9月與河南萬泰機械有限公司簽訂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2012年5月反共振振動篩發明專利獲得批準。

反共振振動篩的前景:
振動篩主要應用于冶煉企業和礦山。其中鋼鐵企業極其相應礦山及煤礦選礦廠應用非常廣泛。在鋼鐵企業中用于燒結石礦料的篩選,這時鋼鐵生產的必須工序。在大型鋼鐵企業,需要大、中、小各型振動篩,數量最多可達到上千臺。在煤礦選礦廠中主要使用大型振動篩,最大達到5mX9m,并且數量很大,大型選礦廠需要上百臺這樣的設備。

現在國內生產的振動篩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
(1)隔振效果不理想。由于振動部分質量很大,傳給基礎的動載荷非常強烈,這就造成工作人員無法長時間在設備附近工作,最長十分鐘,超過這一時間,工作人員便無法忍受并且可能受到傷害。廠房建筑成本增加,需要特別設計,普通廠房無法承受這樣的振動。
(2)設備壽命短。由于振動強烈,對結構的沖擊非常大,結構疲勞損傷嚴重,一般設備壽命在3-5年,最多6年左右就需要更換新設備。
(3)沒有考慮節能。由于參振質量很大,激振力就要求大。這就造成激振電機功率很大,大型篩功率一般在50千瓦以上。
反共振振動篩能夠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
FGZS型反共振振動篩主要優勢:
(1)反共振振動篩以上質體為工作機體,而激振器卻安裝在下質體上,這樣就使工作機體的結構大大簡化,參振質量可以減少30%,激振力也可以隨之減小;而激振器安裝在下質體上,下質體幾乎不振動,設計時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容易保證剛度和強度的要求,整機的噪聲會有很大的降低。下質體和激振器基本上可以按靜載荷設計,大大簡化了設計程序:
(2)隔振效果好,噪聲低,綠色環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反共振振動篩的隔振效果遠遠優于一次隔振振動篩(即單質體振動篩),也明顯好于二次隔振振動篩;
(3)由于上質體減少了激振器的質量和由于激振器周圍需要加固的質量。與傳統的二次隔振振動篩相比,總質量大大減小。可減少30%左右,節省了原材料:
(4)由于激振力減小了30%,驅動電機的功率也可以大大減少,因此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
(5)停機時,參振質量突然增加30%,振幅也突然減小,經過共振區時,振幅可減小30%,而且停機時比一次隔振振動篩和二次隔振振動篩都平穩;
(6)整機高度降低,同時由于隔振效果好,對于新建廠房,可以大大減少廠房的建設費用。
(7)由于上質體不受激振力的直接作用,機體的壽命可以提高:
(8)模塊化設計,便于對易損部件的更換。從另一個角度提高了篩機的壽命;
我國的振動篩產品絕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的產品,主要靠引進國外產品或國外技術,很少有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性創新。河南萬泰生產的反共振振動篩,屬于原始性創新,而且是原理性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