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淮北礦業獲悉,今年1至9月,作為華東精煤最大生產基地的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共生產精煤826萬噸,完成全年精煤計劃的83%,同比增加160萬噸,精煤銷售收入超過煤炭銷售總收入的70%以上,精煤產銷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淮北礦業精煤生產面臨著煤炭質量管理難度持續加大、部分煤種過剩出現結構性矛盾、下游客戶回籠資金困難等不利局面,增加了煤炭外運、入洗和銷售難度。對此,淮北礦業確立了“抓總量、穩質量、保煤種、優結構、促銷售”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精煤戰略”,加大原煤入洗和配洗力度;嚴格落實煤炭產品質量考核辦法,抓好全員、全過程的煤質管理,公司煤質管理部門積極深入礦井、深入生產一線,準確把握煤質煤種變化趨勢,加強對礦井的指導和服務。
淮北礦業還充分發揮井口選煤廠提質降灰作用,加大地面篩分、洗選力度,充分利用運輸方式多樣、調節能力強等特點,積極實施“大配洗”戰略,強化資源組織,優化運輸調度,在不斷提高內部自備車運輸效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跨區資源調配力度,爭取開通了岱河—青疃、青龍山—青疃的點對點過軌運輸方案,開創了企業內部鐵路運輸并入國鐵運行圖的先河,形成了“南煤北調、北煤南洗”的洗選加工新格局,基本實現了入洗礦井原煤隨時、隨地按需及時調入,為精煤增產、穩定品牌、優化結構提供了堅實保障。
與此同時,淮北礦業積極強化精煤品牌監管,嚴格落實“品牌優先、兼顧效益”的原則,充分把握礦區煤種資源特性,建立了入洗原煤產量煤質煤種預測預報制度,創新多煤種配洗工藝,精煤品質品牌穩定、煤種結構進一步優化,洗選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針對部分煤種出現結構性過剩、精煤市場保持弱勢運行的實際,淮北礦業及時調整了營銷策略,積極采取“焦肥捆綁、肥瘦搭配、開放市場”等有效措施,在不斷穩固精煤銷售主渠道、深度挖掘客戶接貨潛力的同時,拓展銷售半徑,加大市場開拓和挖掘新客戶力度,有力地支撐了精煤銷售形勢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