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在全區培育打造一批年產值超過百億元的企業和園區,而“中國有色金屬之鄉”赤峰市審時度勢,創造性的提出打造冶金產業、赤峰經濟開發區年產值超千億這樣一個目標,顯示了赤峰市委市政府抓工業的大氣魄、大手筆。目前,赤峰市各地冶金工業正處在大上項目、上好項目的時期,為冶金工業在2015年之前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提供強有力的項目支撐。
東北特鋼集團林西金域鉬制品加工有限公司,這個年產量萬噸的鉬鐵加工項目已經在7月21日正式投產,這個項目的竣工投產,不但填補了赤峰市在鉬鐵加工領域的空白,而且對今后進一步延長鉬鐵產品的鏈條奠定了基礎。東北特鋼集團林西金域鉬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東升介紹說,現在市場鉬鐵是14到15萬元1噸,我們現在是1萬噸,那么一年就是14個億到15個億,預計到2012年底,我們能達到年產2萬噸,這樣銷售收入能達到37個億以上。
赤峰市鉬礦資源豐富,保有儲量在300萬噸以上,目前全市已經投產或正在建設的鉬礦就超過20家。十分可惜的是,由于赤峰市沒有一家鉬產品的冶煉企業,每年如此大量的鉬精粉全部被銷往外地實現轉化增值。經過多方努力,2008年,國內最大的特種鋼生產企業東北特鋼集團來到林西縣投資建設林西金域鉬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終于使赤峰市實現了鉬冶煉零的突破。
在投產不久的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四期工程的生產車間,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緊張有序,叉車來往穿梭,一排繁忙生產景象。這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隨著他的達產,公司年產鋅錠達到了21萬噸。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龍介紹說,這個項目四期工程建成以后,整個產能達到21萬噸,我們在全國的鋅冶煉行業,能排在前五名,排在前五名就意味著一個大型的鋅冶煉企業的誕生,這是對赤峰市整體的工業經濟有一個拉動,
為了更好地消化因此而產生的大量廢渣,中色庫博紅燁公司還同時建設了綜合回收有價金屬工程,每年可回收銅2000噸,鉻1500噸,每年可以增加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如今,赤峰山金紅嶺礦業公司日采選3000噸礦石項目、金峰11萬噸粗銅冶煉、金劍公司年產15萬噸電解銅、中色鋅業10萬噸鋅冶煉擴建等項目正在成為赤峰市冶金工業新的支撐項目,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亞鼎10萬噸無氧銅桿項目建設基地,銅陵有色和安徽新亞特集團10萬噸電線電纜項目基地,目標朝向精深加工的有色金色產業集群已破土萌芽。
赤峰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彭峰說,赤峰市今年冶金工業項目建設,是最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今年赤峰市有色金屬礦山采選企業新建、續建和技改擴建一共達到了28家,總投資34億元,其中當年就能完成20家,完成投資額21.4億元,提高整個赤峰市有色金屬產業采選能力的20%以上,新增就業超過1萬人。截至上半年,赤峰市規模以上冶金企業175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31%;總資產308.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6.4%;銷售收入507.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3.2%;利稅58.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46.1%。今后幾年,赤峰市冶金工業將達到千億元產業的支撐。
搭乘振興東北經濟的快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與赤峰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形成有效對接,這是振興赤峰冶金工業的天時、地利,再加上赤峰市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所煥發的人和優勢,喚醒沉睡的高山,開掘地下的寶藏,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赤峰冶金工業年產值超過千億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