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東洗煤廠在向“五型企業”邁進的進程中,以建設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為核心,強化“人、機、環、管”四要素的管理,取得了建廠以來杜絕輕傷及以上人身傷害事故、重大非人身傷害事故和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安全態勢平穩的好成績,為實現本安建設由神華四級向二級標準大跨越邁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理念,培養本質安全員工。
在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的過程中,寧東洗煤廠始終把培育本質安全之人放在核心位置,通過建立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堅持“統一管理、落實責任、分級管理、分類指導、全員參與”的原則,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廠特色的安全管理體系。新員工進廠在接受三級安全系統教育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承諾,通過書寫承諾書和安全宣誓,上牢工作“第一堂”安全課。日常工作中,號召每位員工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積極開展師帶徒活動,通過激勵機制讓老員工發揮好傳幫帶作用,使新員工減少違規違章操作的行為,并通過危險源辨識等培訓,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對建立本安體系重要性的認知度。
黨政齊抓,構建本質安全保護鏈。
寧東洗煤廠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安全督察作用,從規范車間班前會形式和內容入手,強化班前會安全知識的學習教育,做到了安全生產天天講、處處講,讓員工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同時,全廠建立了崗位聯保互保制度,層層簽訂的《聯保互保責任書》,形成了安全生產人人管、責任風險共擔的管理格局。廠把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以企業文化建設推動安全生產。在分廠車間建立了安全文化長廊和文化墻,增設了企業文化宣傳欄;征集安全警句和安全家書;形式多樣的安全廣場活動豐富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廠工會、共青團組織還選拔了一批群監網和青監崗安全員,積極參與到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中,實現了安全生產齊抓共管的格局。人機包保 提升設備運行率 為了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寧東洗煤廠結合生產實際,制定了《機電設備包機制》、《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寧東洗煤廠機電設備外委工程管理辦法》、《寧東洗煤廠機電設備零配件外委加工管理辦法》和《寧東洗煤廠設備潤滑管理辦法》等20多項設備管理運行制度,為減少設備的故障、提高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證。在全面提高崗位人員操作技術水平的同時,廠還推行了由崗位員工和維修人員共同組成的設備監護“雙包機制”,增加了操作工和設備維修人員的責任心。率先建立機電設備點檢系統,從運行近一年來的情況來看,該系統起到了電子警察的作用,能夠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況,對設備故障做到了早發現、早維修,大大降低了設備帶病運行率。同時,堅持開展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化自查自糾工作,及時發現機電設備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五定”原則進行安排和落實,使機電設備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設備待修率控制在2%之內。
優化環境,增強本安保障力。
由于歷史遺留原因,各分廠設備傳動部位、膠帶輸送機托輥行人側沒有安全防護網,廠房內照明系統、沖洗水系統、檢修電源、放射源處安全防護等標準化設施均不完善,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嚴重阻礙安全生產正常進行。鑒于此,廠克服點多、面廣、戰線長等困難,抓好生產建設的同時,廠重點對各個分廠車間系統按標準化進行了完善,為員工創造了本質安全環境。按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先后完成了梅花井分廠、清水營分廠、羊場灣分廠膠帶輸送機安裝安全防護網及防護罩,整治了靈新分廠的跑冒滴漏以及三萬噸倉下及133帶式輸送機走廊、羊場灣分廠原煤倉下及142帶式輸送機棧橋照明改造等。
全制度,規范安全現場管理。
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進一步細化各級管理人員及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在日常的安全督查中,做到職能部門靜態旬查、“零點小分隊”不定期動態查、基層分廠每周組織的自檢自查、群監網員和青監崗員以及安檢員貫穿于工作中每時每刻的現場查。通過“四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現場危險源強化檢修和生產管理薄弱環節的監督指導,及時解決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加大對雙休日、節假日干部值班的管理力度。調度室專門對領導干部下基層分廠次數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下每月有詳細的下基層次數和工作落實情況統計表表,尤其是在技改檢修、任務繁重時、節假日等關鍵階段,做到值班領導帶班作業、現場把好安全關。
各級管理人員堅持靠前指揮,積極營造安全、和諧的作業環境,不斷強化安全管理,有力地推動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整體推進。僅2010年共開展專項檢查、動態安全檢查等各類安全檢查60余次,查處違章人員15人次,并通過對違章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幫教補課等手段,有效遏制不安全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