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陸礦強化經營管理,制定出臺適合本企業實際的煤炭產品質量管理辦法,大打原煤生產、洗選、精加工攻堅戰。截至目前,動力煤熱值比計劃提高56大卡/公斤,創效近200萬元。
該礦牢牢抓住當前精煤市場有利的時機,充分發揮洗中塊、粒煤、末煤洗選深加工優勢,強化煤炭流程管理,抓住關鍵,細化措施,減少事故影響,在保證煤炭質量的基礎上,確保原煤熱值達到規定指標,增加精煤產量,提高企業效益。
煤質科及時分類提供現場、原煤和商品煤的煤質信息,堅持抓源頭、保煤質。井下工作面合理搭配開采,使礦井原煤質量保持穩定,避免“忽高忽低”,規定煤層灰分大于40%的不得開采。落實井下煤質質量監督檢查員現場跟班工作職責,檢查員每周深入到井下工作現場,進行一次嚴格的質量檢測驗收,發現問題立即懲處。在毛煤質量管理上,制定嚴密的措施及獎罰辦法。煤質科每月下發煤質計劃表,測定毛煤灰分、含矸及全水分指標,毛煤灰分每超1%,扣該采區主管領導100元,含矸率每超2%,相應扣該采區主管領導100元,全水分每超1%,扣該采區主管領導100元。
強化煤炭洗選深加工。對入廠的原煤嚴格按原煤分級篩分,在提高末煤質量的同時,提高粒煤效益產品的回收率。影響篩分的按小時處罰責任單位。加強手選工效,防止大塊巖石進入破碎系統,既提高煤質,又延長破碎機的壽命。加強水洗濃度的管理,合理回收濃縮底流,減少細泥惡性循環,降低洗水濃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大機電設備的保養與維修力度,保證臺臺設備有人管,天天有人看,時時有人摸,保證設備的完好運轉率。
狠抓煤炭產品質量現場管理。嚴格執行礦煤炭產品質量管理辦法,半煤巖分裝分運,大于300mm矸石不準進入原煤倉,否則煤質驗收部門按照管理規定扣產量。在采掘設計中采取措施,降低外來矸石增加灰分的影響,保證煤質熱值不下降。加強煤炭產品采、制樣和化驗工作的過程與監督,特別是強化裝車、運輸等環節監督檢查力度,裝車發運,臺臺過衡,品種不混裝,使煤炭分類、裝運、計量等環節協調有序,盡量減少對煤質的影響,并做到車車采樣,批批化驗,層層落實責任制,形成了全員抓的全過程煤質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