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在時隔28年后重啟全國尋礦,這預示著礦山機械設備市場需求有望增長,尤其產業鏈上游的鉆探、野外尋礦等諸多設備。
另外,隨著煤炭工業的大力發展和潔凈煤技術的不斷推廣,煤焦化、液化、氣化等二次轉化設備也必將得到迅速發展,開發研制大型煉焦設備、大型煤液化容器,大型煤氣化爐勢在必行。有專家認為,礦山機械企業新一輪的競爭還將體現在環保產品上。
政策拉動市場
據中國重型機械協會礦山機械分會統計,我國冶金礦山機械行業今年1~6月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198.2億元,同比增長23.74%。“去年的這個時候,應該是礦山設備出口的旺季,而今年的情況要差很多,粗略估算,銷售額比去年至少下降30%。”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該分會秘書長張升奇也表示,通過對礦山機械行業394家企業的調查,行業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增長了18.3%,但比起去年40%的增長幅度有很大回落。
“而下半年政策的推動將是一個轉機。”有專家認為。從煤炭開采主要工序就可以看出哪些行業將會受益:井下綜采重點設備、井下綜掘設備、全自動刨煤設備、礦井提升設備、露天礦井開采成套設備、煤炭洗選加工設備,都是發展重點,另外,探礦機械、選礦機械、破碎機械、磨粉機械等的需求量也很大。
張升奇表示,下半年國家投資拉動將有利于冶金礦山企業的發展。從煤礦業來看,我國煤礦業“十一五”期間將新建煤礦規模3億噸左右,煤礦業需要通過結構調整,大力整合、改造現有煤礦、關閉小煤礦、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和現代化大型煤礦的建設,這為我國礦山機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有專家表示,礦山機械企業要抓住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深化改革之機,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加快企業改革的步伐,組建以礦山機械制造企業為主體、有礦業生產企業參與的大型礦山工程裝備集團,形成具有制造和開發能力、工程成套能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實體。顯然,把企業建成具有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現代化礦山工程企業集團,能更好地為礦業提供成套設備。
環保設備顯現潛力
國家在鼓勵尋礦的同時也加強了整頓礦業市場的力度。隨著大量的小冶金、小煤礦、小水泥企業被關閉,新的大型選礦廠、大型選煤廠和大型水泥廠陸續建設,這對礦業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處理能力大、選分效率高、運行可靠的節能環保設備。礦山環保設備的自動化、大型化和高效節能化成為礦山機械設備制造企業今后研究的重點課題。
此外,新型環保節能設備的成本正隨著行業規模和技術進步而迅速降低。成本降低了,礦業投資者更愿意購買價格實惠、質量可靠的環保節能設備作為投產的首選設備。基于這一點,環保節能設備日益顯現出成本優勢。
因此,如今礦山機械設備企業越來越注重對高效、節能環保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例如,礦山機械采用長壽命、低能耗及減輕重量的設計原則。在實際生產中使用低環境負荷材料,盡可能不使用氟利昂、含氯橡膠、樹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使廢棄零部件處理的污染最小化及綜合成本最優化,礦山機械產品在設計初始階段就要考慮報廢件處理簡單、費用低和污染小,零部件要解體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燒處理或可作為燃料回收等問題。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資源,如推廣燃料電池礦山機械與地熱資源開采技術及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