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修復監管’‘科技管礦’兩個APP已全面啟用,這代表宣恩縣的礦產資源管理進入了數字時代。我們把在每月巡查過程中實地拍攝的礦山照片,按照修復前、中、后三個時間段分類上傳至‘礦山生態修復監管’APP,形成生態修復工作閉環。同時,運用‘科技管礦’APP,利用互聯網+實現礦山數字化管理,隨時掌握屬地礦山信息。”5月29日,湖北省宣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礦產資源管理股負責人為工作人員開展培訓。
近年來,宣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管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為切入點,以“科技管礦”和“礦山生態修復監管”兩個APP為載體,全面推進科技管礦平臺數字化建設,逐步打造科技化、信息化監管新模式。
建設生態修復監管平臺,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不僅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城市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是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宣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接入礦山生態修復監管平臺,將全縣現有的68家關閉礦山和11家持證礦山相關信息導入到平臺中,實現礦山位置、礦區范圍、礦山生態修復等信息隨手查、隨時看。通過巡查實地取證掌握礦山生態修復進度,大力推動因采礦被破壞的生態系統重建,使礦山地質環境達到穩定、損毀土地得到復墾利用、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
運用科技礦山管理平臺,推動數字礦山建設。基層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如何高效對生產礦山進行監管、查處越層越界開采行為、開展打非治違工作是工作重點也是工作難點。“科技管礦”APP將礦權地圖、開發利用、礦山巡查、產量監控、環境監測、信息公示等多項工作納入其中,利用“互聯網+實現礦山”數字化管理,實現監管單位隨時掌握礦山信息,為礦山執法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下一步,宣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充分發揮科技管礦的數字化作用,把礦山企業開采、生產加工等各類信息逐步納入平臺統一監管,接入現有礦山環境監測數據以及礦山督查檔案等數據,實現多元化監管數據綜合集成,著力打造高效營商環境,推動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