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市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富礦精開”部署,積極謀劃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初步形成了“煤電網鋁+”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模式,讓優勢更明顯、鏈條更健全。
立足優勢開發礦產資源助推產業發展
興仁市是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全市含煤總面積約375平方千米,通過精確探礦,現已規劃5處勘查探礦權區塊。
煤炭曾經作為興仁的主要產業,依托高達45億噸的煤炭遠景儲量和數十家生產礦,興仁市煤炭產量2012年達歷史最高676萬噸,煤炭稅費達15億元。
而隨著市場產能過剩、經濟連續下滑的影響,2016年興仁煤產量不足200萬噸,煤炭稅費降至2億元,“一煤獨大”的好景悄然而逝。

如何將煤炭資源“吃干榨盡”,興仁市進行了大量調研和不斷探索。
“將煤炭資源開發好、利用好是我們的最大目標。興仁市煤炭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約36.5億噸,目前初步規劃了馬古地、野貓紅、槽箐、新莊、波秧5個勘查探礦權區塊,優先投放探礦權。”興仁市能源局副局長鄭云友說。
該市還通過精準配礦,規劃礦井數量從28對優化整合到25對,并將“邊角”資源和“夾縫”資源進行資源整合,實現煤炭資源連片開發,增加煤礦井田面積,提高煤礦儲量,提升單井產能,有效釋放產能。同時,督促煤礦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優化生產組織,強化生產管理,全市煤礦企業均實現穩產達產。
精細開礦把資源“吃干榨盡”
“我們企業從2019年開始擴能技改,引進綜掘機、采煤機、液壓支架等設備,以及輔助智能化等設備,于2022年驗收并投入生產,提升了辦礦規模,減少了下井人員,保障了安全,提高了產能產量。”興仁市祥隆煤礦負責人朱劍鋒告訴記者。
而作為省內首家獲批的露天煤礦,貴州同興礦業有限公司(遠程煤礦)積極響應“富礦精開”政策,持續加強系統管理,編制露天開采項目發展規劃。

“我們把遠程煤礦分成八大系統來管理,即采掘系統、運輸系統、排土系統、邊坡監控系統、機電系統、防排水系統、防滅火系統、監控系統。2025年之前,爭取把產能提升至每年100萬噸的中型礦區,打造同興礦業的雛形;在2026年到2027年,我們將積極整合周邊零星資源,建成一個200萬噸的中型礦區。”該公司副總經理于祥介紹說。
為了進一步將資源“吃干榨盡”,興仁市聘請專家團隊為全市煤礦開展技術服務工作,解決企業技術瓶頸及管理等問題。
“我們專門為興仁市煤礦提供安全技術服務,開展技術服務的技術審查、資料審查、報告設計方案的審查,對興仁市煤礦開展綜合檢查,同時對興仁市的煤礦開展一些業務培訓以及對市局的監管人員開展業務培訓。”興仁市人民政府聘請的煤礦專家李大發告訴記者。
健全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興仁市還加強精深用礦規劃,對不同品質、不同類型煤炭及衍生物質進行分類分銷和綜合開發利用,最大程度將煤炭資源“吃干榨盡”。
據鄭云友介紹,將煤轉化為電,并入地方電網輸送到工業園區,吸引以鋁為中心的上下游企業不斷聚集,最終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這是接下來興仁市工作的主線。同時結合產業規劃布局,同步推進興仁電廠建設、推動登高新材料公司年產50萬噸電解鋁達能達產,推動興仁礦產經濟高質量發展。
“興仁市將以煤礦產業‘富礦精開’為抓手,推動煤礦規模化、智能化建設,實施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做大做強‘煤電網鋁+’循環經濟為重點,進一步抓實電解鋁園區發展,充分整合煤炭、電力、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等產業,著力打造全國唯一的‘煤電網鋁+’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鄭云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