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采礦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礦山工人身處地下幾百米,不僅工作條件艱苦,而且勞動強度大。在愛輝區,以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型生產方式,讓礦企安上了一顆“智慧心”。
一座礦山的管理,“慧”聚到了一塊大屏。在黑河市寶發煤礦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調度員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數字模型,坐在屏幕前就能完成視頻巡檢和遠程控制。礦山“智慧心”的背后,藏著的是一張圖、一張網和一朵云。寶發煤礦已經建成的智慧礦山系統,可以實現主扇、壓風、皮帶的遠程集中控制和副井絞車房24小時自動化監測,下一步,將實現機器人巡檢和各點位無人值守。
讓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與采礦行業融合,顛覆性的工作方式,賦予礦山更多智慧可能。作為新建智能化礦井,未來,寶發煤礦將把以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多功能融合性平臺滲透到采掘(剝)、供電、供排水、通風、主輔運輸、安全監測、洗選等各個主要煤礦生產經營管理環節,創新煤礦智能化采掘(剝)新模式,建設智能化生產、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多系統、多功能融合的一體化平臺,實現生產過程少人化、無人化。礦長耿德金表示,寶發煤礦將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成產能提升工作,建設成一井一面、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100%的高產高效智能化的礦井。
為加速推進智能礦山建設,2023年,愛輝區先后在興邊煤礦投入290萬元,進行礦井中央水泵房、中央變電所、壓風機、主扇房、主運皮帶自動化改造及地面調度室升級;在富宏煤礦預計投入398.2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在寶發煤礦計劃投入1.9億元進行智能化建設。今年,愛輝區還將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作為煤礦復產的必備條件,積極推進主煤流運輸系統等智能化建設,基本實現全區煤礦井下作業人數大幅減少,生產工效大幅提升,生產系統顯著優化,安全生產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