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內容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展穩、創新實、方向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壽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分析形勢深刻透徹,部署工作措施有力,展望未來提振信心,是一個高舉旗幟、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好報告。

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增長5%左右,這充分體現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發展總基調,增強了全社會發展的信心和底氣。報告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方向,指出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全面系統描繪了下一步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線圖”。
彭壽指出,隨著新質生產力的持續賦能,全球能源轉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向縱深挺進,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在內的戰略性礦產將成為全球主要大國戰略博弈的重點領域。目前,美、歐、日等紛紛構建戰略性礦產戰略,并與部分資源國結成供應鏈聯盟,全球 戰略性礦產競爭形勢也發生根本性轉變,從初級礦物獲取保障向 產業鏈供應鏈全鏈蔓延,從基礎大宗礦物和能源競爭向高技術礦種發展,從國家資源能源獲取向集團化、區域化國際組織演變。
“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礦產資源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但戰略性礦產資源發展卻存在突出問題,主要體現為‘三 升 ’,一是礦產對外依存比重攀升;二是海外礦產供應集中度攀升;三是礦產資源安全風險攀升,儲量增幅和礦產產量持續下降, 國內有效供應能力長期偏低。”彭壽說。
彭壽建議制定完善緊缺性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強化頂層設計, 聚焦高純石英、鋰等當前緊缺性礦產資源,加速開展地質勘查、 礦產勘查開發等單項規劃,實施找礦突破戰略專項行動,打造資源戰略接續區,并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及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實現礦產資源的增儲上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