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寧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獲悉,去年11月以來,該廳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嚴厲打擊非煤礦山領域未按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和以采代建違法行為活動。截至目前,第一階段已進入尾聲,已有30余家企業向屬地應急部門提交了自查報告。
據了解,本次活動覆蓋全區所有正常生產和基建階段的非煤礦山企業。長期停產的非煤礦山在復工復產前必須按此次活動安排開展相關工作,經屬地應急管理部門驗收后方可復工復產。活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企業自查,截至今年2月底結束,企業自查后要形成自查報告,如實向所在地市、縣(區)兩級應急管理部門和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報告。企業自查出的問題隱患,主動上報的不進行行政處罰。第二階段為屬地檢查,從3月1日至4月20日,企業提出檢查驗收申請后,屬地應急管理部門將組織專家提供技術支撐共同參與,檢查結果將作為能否復工復產的重要依據。在檢查驗收中,發現企業自查不認真、不細致、推諉扯皮、仍然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將依法依規給予行政處罰。從4月21日至5月底為第三階段督查抽查階段,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將會同行業專家組成督查組對各地工作開展成效和檢查驗收結果進行抽查,對于自查不認真、不細致,瞞報問題隱患的企業一律推倒重來。同時,對應進行行政處罰而未履職到位的應急管理部門將發出執法建議函。
“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開采,成為安全隱患的根源。同時,基建非煤礦山以正在建設期為由,以采代建、超期建設、規避監管,也是安全事故的誘因。本次意在發現和打擊一批因未按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導致的安全隱患和基建非煤礦山在建設中存在的以采代建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防范和遏制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往年11月中下旬前后,寧夏非煤礦山企業都會進入冬季停工停產,直至次年3月中旬氣溫回暖后復工復產。此次,該廳正是充分利用企業停工停產這一時間段,通過抓培訓、查隱患、搞提升,讓非煤礦山企業“冬閑”不閑,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把好復工復產關,補短板弱項、查問題隱患,確保非煤礦山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