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為筆,勾畫綠色礦山建設新“藍圖”。近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公布2023年第三批認定省級綠色礦山,我市東海青松嶺酒店有限公司地熱井(康養理療)、圣王礦泉水成功入選,至此,我市已建成綠色礦山10座,在產礦山建成率達100%。 如何把握好礦產資源開發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市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中,督促企業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貫穿于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優化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加強節能減排管理,著力科技智能創新,提升礦區環境建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共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3家、省級綠色礦山7家。
做足“綠色”文章,礦山披上“綠衣裳”。漫游東海青松嶺酒店有限公司地熱井(康養理療)地熱項目,移步皆是景,綠化植物合理搭配,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礦區道路兩側設置隔離綠化帶。“根據規劃,項目區占地面積6000余畝,水域靚景600畝、漾綠森林5200畝、成年花木180萬余株,森林覆蓋率86%。”該項目負責人表示,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利用方式,絕不超采,地熱水取水做到規范、準確記錄,生產經營產生的地熱水洗浴廢水和游泳池、酒店餐飲等其他淺層地下水生活廢水,經廢水處理達標后用于項目區綠化、森林、花木灌溉。
綠色礦山建設不簡單等同于將礦山綠化,我市正通過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搶占“智”高點。東海青松嶺酒店有限公司地熱井(康養理療)地熱項目通過建立生產自動化系統,加強數字化礦山建設,實現礦山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立生產監控系統,實現熱礦開采、處理、計量等全過程數字化遠程監控,采用計算機和智能控制等技術,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圣王礦泉水項目礦山已經建立生產自動化系統,擁有先進的制水、全自動無菌洗、灌、封一條龍生產流水線。開采、生產、處理、加工工藝流程數控化率幾乎為100%。
下一步,我市將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因地制宜、創新機制,持續鞏固全市綠色礦山建設成效,進一步規范礦山企業開發行為,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轉變,著力推進籌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逐步打造“綠色生態礦業產業”新格局,讓綠色礦山成為美麗連云港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