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玉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證實,云南省首條實現“四位一體”的預拌砂漿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底可在玉溪市建成投產。屆時,建筑工地上將無需用水泥砂石等材料現場攪拌砂漿,節能降耗的綠色清潔工地將越來越多。

圖文無關
上午9時,記者隨玉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法規科科長李偉來到紅塔工業園區觀音山片區的一工地,探訪預拌砂漿生產線的建設情況。“左邊這幢10層50米高的建筑就是砂漿拌合樓,預計年底可以投入使用。”云南魯玉綠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魯自魚介紹,項目投資上億元,生產環節實現了制砂、攪拌、生產和烘干“四位一體”,可生產用于砌筑、粉刷的各種砂漿,包含瓷磚膠、內外墻膩子粉和保溫砂漿、隔音砂漿、靜電砂漿等一百多個品種,年產量可達80萬噸。
為何要建砂漿生產線?魯自魚介紹,砂漿是砌筑、粉刷墻體最基礎的材料。傳統現場配制砂漿完全依靠工人經驗現場制作,由于配方不精準,標準不統一,攪拌不夠均勻,容易導致粉刷層開裂、空鼓、脫落、滲水、泛堿等問題,甚至產生外墻瓷磚脫落等后果。
“為了建設最先進的砂漿生產線,我跑遍了全國,拜訪了港珠澳大橋的供料商等多家企業,把美國、德國、日本和國內的頂尖技術和先進工藝集中到這幢砂漿拌合樓里。”魯自魚介紹,預拌砂漿生產線將石灰石制成砂,通過篩分形成不同級配,按配方添加水泥、混合劑等配料后,制出不同功能的預拌干混砂漿。今后,預拌干混砂漿包裝得就像大米一樣,一袋一袋運到工地,工人兌水后就可以進行砌筑或粉刷墻體。
傳統砂漿造價約250元一噸,而預拌砂漿造價約350元一噸。雖然價格提高了,但用量減少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用多少拌多少極少浪費,且粘合度更好、質量更穩定,綜合成本甚至低于傳統砂漿。如果用保溫砂漿做外墻,建筑物的保暖性能更好,特殊區域使用防水砂漿,則會大幅提高防水性能,節約人力和成本……
一名工地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攪拌砂漿是建筑工地上最消耗體能的活計之一,現在的重體力活計越來越難找人,如果有預拌砂漿,工人就無需背沙背水泥了,直接用預拌砂漿兌水攪拌即可施工,實現省事、省時、省力、省料,還能縮短工期,節能降耗,工地更為清潔。
“經過精準稱量、科學配比、攪拌均勻的預拌砂漿,會把城市造樓的工藝一次性提升到最先進的水平,將廣大建筑工人從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魯自魚信心滿滿地說,生產線將極大地推進建筑產品工業化和標準化進程。
李偉介紹,云南首條預拌砂漿生產線在玉溪市投產后,住建部門將組織專家對企業生產流程進行再分析、再跟蹤,協助企業積極向國家、省級申報綠色建材評價標識,預拌混凝土企業綠色生產評價標識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