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年的晚熟品種葡萄產量很好,銷量也不錯,總收入達到了上千萬元。”10月21日,博樂市豐遠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翟耀明說。想起幾年前開采砂石礦時山體裸露的模樣,他感慨萬千。
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達勒特鎮俄羅森布拉格村,已經結束采摘的2000多畝葡萄基地依然蔥郁,任誰也看不出這里曾經有過一個占地70畝左右的建筑用砂石料礦。到目前為止,砂石料礦占用土地全部復墾,并且已經產出效益。
據了解,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要求,博州共有21個需要進行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已閉坑礦山。
2018年以來,博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要求,將已閉坑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針對全州21個已閉坑礦山整治面積廣、難度大的特點,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因礦制策,分批推進治理恢復,多措并舉,跟進督導檢查,堅定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方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博州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州境內的多處礦山所在地土地類型為其他草地,其自然環境較利于植被生長,在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過程中,采取基本恢復其原生土地類型的生態措施,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在礦區內,對損毀的土地進行復墾,種植葡萄和棉花。在博爾塔拉河流域,已閉坑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統一納入全州旅游工作進行一體規劃,降低礦山開采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危害,改善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建立新的土地利用環境體系,形成新的人工和自然景觀,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截至目前,博州已全面完成已閉坑礦山恢復治理工作,恢復治理面積0.9282平方公里。